消费者表示“没意思” 文创旅游产品的单薄,也影响着游客的消费。 “目前,虽然市场上各种旅游商品无处不在,但我们出门在外,却难买到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商品。”来自上海的女孩晓玲说,她与朋友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杭州、上海能买到的东西,在鼓浪屿、曾厝垵也能买到,“很没意思”。而一些产自广东、云南的特产摇身一变成了“厦门特产”,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据悉,旅游商品已成为制约国内风景名胜区旅游消费的“软肋”。产品粗糙雷同、缺乏创新和特色、产品配套不到位,是这一困局的根源所在。“一边是‘有商品,无市场’,另一边是‘有需求,无供给’。旅游商品市场上呈现的二元悖论,值得旅游行业及相关旅游产品制作商反思。”宁军说。 优质文创产品受冲击 旅游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影响到了优质文创旅游产品的生存。 在曾厝垵教堂路上的虎见吉祥物,是根据闽南歌仔戏、土地公等文化创造出来的。“虎见的形象,是一只呆萌的小老虎,因为福建的虎文化源远流长。”虎见吉祥物策划人马祖海告诉记者,除了老虎元素之外,虎见还有土地公、歌仔戏等形象。 据悉,自2016年虎见吉祥物诞生以来,该品牌推出了文化衫、馅饼、公仔、挂饰等衍生品,也在曾厝垵等地方落地。但是,尽管有深厚的文化依托,产品十分具有特色,但是销量却不尽如人意。 “有很多游客到店里拍照,但是买的人不多。”虎见吉祥物销售负责人肖因培告诉记者,因为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可以量产,价格更低廉,所以游客更愿意把钱花在它们身上。 据介绍,虎见吉祥物落户曾厝垵不足一年,但这家店却已几经易手,如今,肖因培成为了新的负责人。“原本,我们只做文创旅游产品销售,现在为了吸引客流,开辟了一个吧台做饮料。”肖因培说。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侯国光告诉记者,在曾厝垵曾经有手工牛皮制作的文创旅游产品店,但是受到同质化旅游产品的冲击,难以为继,只好关门。 |
相关阅读:
- [ 10-10]“金砖红利”持续释放 厦门游艇旅游产业迎新契机
- [ 10-06]厦门出台VR/AR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力争产业规模突破百亿
- [ 10-05]厦门市出台《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 [ 10-02]厦门“智造”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 推动产业升级
- [ 09-28]文化产业成为集美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 [ 09-28]智能制造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落户厦门自贸片区
- [ 09-26]亚太产业资本高峰会在厦举行 共论产业与资本融合发展
- [ 09-26]VR驾驶培训登鹭 虚拟现实产业离现实有多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