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在博饼。王圣文供图
-淘宝商家卖博饼碗的界面截图。
厦门晚报讯(记者 陈万泉 杨莉莉)中秋前后的厦门,大街小巷,“叮叮当当”的骰子声不绝于耳,还伴有欢呼喝彩声,这是厦门独有的中秋博饼活动。其实,这些年,厦门之外的地方比如新疆、东北甚至南非等地,也兴起博饼活动。在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输入“博饼”两字搜索,就会出现“博饼碗”等关联词,而且,博饼碗的销量还不少。看来,厦门的博饼文化正向外传播呢。
【调查】
卖家 博饼碗销往全国各地,已卖出3000多只
在淘宝上输入“博饼碗”,可以看到上百家店都有出售喜庆的红色博饼碗,其中一家名为雅邦源酒店餐具批发商行的店家销量达3000多件。
“博饼碗属于时令产品,销售旺季一般只有一两个月。”店主吴女士说,最近她每天都在大量发货,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不少,3000多只博饼碗当中,超过10%卖到福建以外的地区,最远的卖到新疆。
吴女士并不是厦门人,她2014年才接触到博饼文化。有一次,一个客户定制了一批博饼碗,她从中发现商机,决定卖这种碗。这一卖一发不可收拾,销量年年增长。
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都买博饼碗,这让吴女士感触很深。她说,博饼文化是一种风俗的延续,代代相传,值得传播,现在她对于博饼的规则早就了解清楚了,所以偶尔也会在老家广东潮州组织博饼,同时她也会将博饼碗的生意继续做下去。
买家 活动效果远超预期,在新疆也人气爆棚
吴女士的博饼碗都卖到新疆去了,那里的人真的能接受厦门的这种地方特色文化吗?
记者采访到了博饼碗买家之一的王圣文小姐,她是新疆万科中央公园项目的策划人员,每逢节假日,她们公司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今年的活动有点特别,是厦门人最喜欢的博饼争霸赛。新疆人会喜欢博饼活动吗?王圣文说,确定方案时,她和同事心里都没底。
“最初,提出这个想法的是我的一位同事。”王圣文说,这位同事是上海人,曾经见过博饼活动,觉得很有意思。想法提出后,大家也都很支持。由于没人熟悉博饼规则,大家就一起到网上找资料,了解博饼文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她们制定了简单的博饼规则并在网上购买了博饼碗。
9月28日是开博的第一天,担心没人来参加,她们只准备了少量的礼品,没想到人气爆棚,来现场博饼的人排起了长队,原本活动定于晚上7点半结束,结果由于参与人数太多,担心礼品不够,不到6点活动就提前结束了。
王圣文说,此次活动的效果远超预期。“博饼确实很有意思,相信这样的博饼活动以后在新疆会越来越多。”
【故事】
外地大学生思乡
老乡会组织博饼
周先生是厦门人,2011年考上辽宁大学。由于离家太远,大学四年,他每年都只能留在沈阳过中秋,思乡之情特别浓烈。想家的时候,他就会叫上几个福建老乡一起出来聚一聚,为此,他还加入了福建老乡会,并成为负责人。
每年中秋前夕,老乡会都会组织聚餐活动,第一次组织博饼是在2014年。“那个时候,老乡会的成员只有几个是厦门人,其他都是来自福建各地,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博饼这个习俗。”周先生说,想到难得有机会可以把博饼文化带给其他福建老乡,他就提出,聚餐后大家一起博饼。
“我们条件有限,连博饼碗都没有,只好拿酒店喝汤的大碗,礼品也是一切从简,但是大家都很开心。”说起当时博饼的情景,周先生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聚餐地点是学校附近的酒店,由于人多,整个二楼都被包场了,博饼开始后,欢声笑语与骰子声此起彼伏,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这中间还闹出了点乌龙。”周先生笑着说,由于当地人不了解博饼文化,他们解释了半天,才摆脱了聚众赌博的嫌疑。此后,老乡会聚餐博饼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
如今,周先生已经大学毕业,回到厦门工作,在辽宁博饼的那段经历成为他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一段记忆。
在南非组织博饼
状元奖品是钻石
厦门的林先生也曾经把博饼文化带到了南非。林先生说,2007年的时候,福建新闻出版代表团到南非举办中国书展,刚好碰上中秋节。当时的约翰内斯堡没有任何节日的气氛,代表团的成员和南非福建同乡会的老乡们都思念家乡,于是他提议来一场中秋博饼活动。
“厦门中秋的博饼习俗是非常有意义的。”林先生跟大家介绍,博饼文化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增进亲情、友情、乡情。”林先生手写了一份规则为大家讲解,说博饼不分智慧高低,不分长幼有序,博饼最大的魅力在于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状元会花落谁家。
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有人马上找来了骰子和碗,十几个福建老乡就在南非博了起来。虽然人不多,但是大家玩得很开心。“我们博饼的奖品都具有南非特色。”林先生说,由于临时找不到太多的小奖品,所以把一秀、二举的奖品给省略了,四进、三红、对堂的奖品都是南非的工艺品,状元奖品则是一颗钻石。
“虽然十年过去了,但是那一天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林先生说,他已经很久没去南非了,估计中秋的时候,那里的福建老乡还是会开展博饼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