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盘点厦门中秋特色习俗 赏月、博饼、吃糍粑、祭祀土地公

2017-10-04 18:51:41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早年,闽南妇女、姑娘中秋夜要沐浴,然后在院子或厅堂对月焚香祝告。

  -海边是赏月的上佳之所。资料图

  -博饼已成为厦门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刘东华摄

在厦门一般只能欣赏到四季桂,很难看到花香四溢的金桂、丹桂等。

厦门晚报讯(记者 龚小莞)中秋不但是团圆的节日,也是祭拜月亮表达对大自然敬畏、崇敬之心的节日。根据古籍记载,我国先秦就有中秋之夜祭月的礼制,但为天子所专有。汉魏时期开始有赏月、玩月之风。到了唐代,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要拜月、赏月、玩月。闽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欧阳詹,曾有《长安玩月》诗。北宋太宗年间,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拜月

女子对月焚香祝告诉说心事寻求答案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说,闽南早年多有中秋拜月的习俗,妇女、姑娘中秋夜要沐浴,然后在院子或厅堂对月焚香祝告,述说自己心中急待解决之事。又掷杯筊卜出听香的方向,悄悄出外在暗处窃听,当听到某些话语之后则可猜测所问之事的大约结果。如自己不能领悟,则把听来的话复述给社会阅历丰富的长辈,请他们代为解答。

闽南中秋还有祭祀土地公的习俗,即所谓“春祈秋报”。闽南早年稻米不足,地瓜、芋头是闽南人十分重要的主食,以致后来有人称闽南话为“番薯话”(闽南人称地瓜为番薯)。农历八月,番薯、芋头都成熟了,中秋祭拜土地公主要就用番薯、芋头来祭拜,祭完以后全家一起吃番薯、芋头。

据说番薯内黄、芋头内白,寓有包金包银、发财致富的美好愿望,而这些金银财富正是托土地公所庇佑,因此八月十五得好好感谢一下土地公。

赏月

吃月饼糍粑点彩灯文人墨客饮酒赋诗

厦门市民俗学会副会长郭坤聪告诉记者,闽南旧时有赏月的习俗。月圆之夜,亲朋好友或者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庭院或者家里喝茶赏月,互相祝福。现在赏月的习俗依旧延续,像狐尾山上有泡茶的场所,中秋夜常有人约上三五好友,或者拖家带口到山上泡茶赏月。

厦门人对于中秋的饮食也有一番讲究,他回忆说,小时候在中秋节最盼望的就是吃上月饼和糍粑。有些糍粑还加入蜂蜜、白糖或黑糖等馅料。据了解,古时的糍粑是圆扁状,馅料包在里面。发展到现在,糍粑更小、更软。而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手工制作糍粑。

明末清初,厦门过中秋有点彩灯的习俗,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点彩灯。但后来这一习俗渐渐淡化了。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也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时候。闽南旧时多有诗社、书院、曲馆,人们常在此时饮酒赋诗,同时弹琴吹箫、演唱南音。

玩月

博饼起源于南宋据传由郑成功带到闽南

原厦门市文化局局长、文史专家彭一万说,中秋博饼游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最先在博弈游戏中套用科举制的是南宋时期流行于江南的“状元局”。明代,江南民间将“状元局”发展成“状元筹”,产生了用骰子博“状元筹”的博弈游戏。当时,还出现“博状元”游戏:将月饼切成大中小3块,叠在一起,大块放在下面,为“状元”;中块放在中间,为“榜眼”;小块放在上面,为“探花”。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饼;依次为榜眼、探花,吃中块饼、小块饼。

1659年,郑成功军队从江浙一带撤回福建时,士兵们将“状元筹”带回来。郑军经过闽东驻扎休息,福鼎、福安一带至今还保留着玩“状元筹”的游戏,并有“状元游街”的习俗。郑军回到闽南,“状元筹”博弈游戏很快流传开来。究其原因,一则当时正是中秋祭祖时节,二则恐怕与此时郑军将士趋吉避害心理有关。

【链接】

我市多种四季桂时时可赏花香淡

记者谢雨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秋节赏桂花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厦门哪里可以赏到桂花呢?记者了解到,我市种植的桂花多为四季桂,一年四季都是花期,都可赏桂花。四季桂在植物园、南湖公园、筼筜湖区等地都有种植。

据了解,四季桂又被称为月月桂,但是其花香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很难闻到它的花香味。而人们所说的“八月桂花香”其实指的是金桂、丹桂等。

市园林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陈恒彬说,四季桂一般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传统意义说的秋季赏桂花是指金桂、丹桂等,它们是常绿乔木或中乔木。金桂和丹桂是在秋季开花,并且香味非常浓郁。我国北方的温带地区四季较为分明,到了秋季会转凉,昼夜温差变大,适宜它们生长开花。厦门若种植金桂或丹桂,由于秋季气温较高,难以达到它们开花的物候条件。

陈恒彬说,市民若想在中秋赏丹桂,在省内就可以实现。中国“丹桂之乡”就在南平市浦城县。在浦城,除了可以赏桂花外,还能品尝当地的桂花茶、桂花糖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