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 (记者 郭钦转 通讯员 翁国宝王依璐)近日,有市民在厦门的筼筜湖惊喜地发现了中华鲎。 近年来,厦门市民可以在市场上经常买到野生长毛对虾、大黄鱼等曾经在厦门海域多年不见的海捕产品。而且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也较几年前降了许多,更加亲民。 连白海豚也多了起来。近两年来,白海豚在厦门被观测到的次数大大高于往年。 所有的这些现象表明,厦门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目前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这些成效,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连续开展15年的增殖放流工作是分不开的。 同全国许多沿海海域一样,厦门的渔业资源一度发生严重衰退,海洋生态环境急需修复。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在同安湾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时,一网的渔获物可达几百斤,而到本世纪初,一网的渔获物就只有几斤了。 为了恢复海洋生物资源量,提高水域生产力,改善生物群落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从2003年开始,厦门持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至今共放流甲壳类种苗26.7亿尾、海水鱼类种苗3065.404万尾、贝类241.33万粒、大型海洋藻类3840公斤,珍稀保护生物类的中华鲟818尾、文昌鱼65.92万尾、中国鲎13.67万尾。 十多年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不断探索增殖放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一些在全省,甚至全国值得借鉴的创新做法。 厦门的增殖放流工作在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方法、严格的管理流程。工作方案和招投标技术指标经过专家组的严谨论证,放流的鱼苗通过政府公开招标进行购买,苗种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单位并经检疫合格,放流全过程接受市民和第三方机构的监督……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通过与媒体合作,征集热心市民、企业参与增殖放流活动,在社会上逐渐形成爱护海洋资源的共识。 厦门的增殖放流活动还积极寻求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厦门已经连续3年与金门联合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为海峡两岸共同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做了有益的探索。 当前,厦门的增殖放流工作还在进一步完善和深入,以期为子孙后代保留一个鱼虾嬉戏的厦门湾。 |
相关阅读:
- [ 07-06]同安湾海域发生无毒赤潮 海洋渔业部门持续监测
- [ 04-28]厦门市渔业博览盛会将于5月5日至7日登场
- [ 04-28]推进厦门市平安渔业建设 保障海上生产秩序
- [ 04-26]集美区多举措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力度
- [ 04-26]厦门致力打造平安渔业 渔船更新或退出可获政策补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