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打出共享牌 汽车租赁能跑多远?厦门租赁行业抱团取暖

2017-09-23 08:54:29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记者 兰京 见习记者 许晓婷)“传统租赁行业已经凋零,有救命稻草摆在面前,都会想去抓抓看。”20日,厦门市汽车租赁暨汽车共享服务行业协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新当选的会长曾志榕直言,这是厦门租赁行业抱团取暖的重要动作。

当前,租赁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租赁企业纷纷凋零,分时租赁运营起色不大……他们希望通过新一届协会的成立,打造一个资源信息共享的平台,为全市汽车租赁企业发展寻求更多的可能。这也标志着厦门汽车租赁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记者也尝试通过会议上的一些数据变化,透视这个行业背后的发展变化。

传统租赁行业

“小散乱”的弊端凸显,“来单”的成本越来越高,回本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分时租赁

解决了传统租赁行业人工、门店成本高以及互联网平台技术的问题。但目前仍有瓶颈,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在充电桩、停车位和监管技术方面,仍旧难以突破。

【现状】

会员数量从200多个缩减为39个

传统车辆租赁行业

陷入发展困境

本届协会是在厦门市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汽车租赁分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记者注意到,目前,协会只有39个会员,相比原先汽车租赁分会的200多个会员,少了很多。

曾志榕坦言,自从网约车兴起,传统车辆租赁行业凋零得特别厉害。“以前,一辆车租两年就能回本,现在,最起码要四年。”在业内打拼了20年,他深刻感受到,传统租赁行业“小散乱”的弊端凸显,“来单”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以前多靠朋友介绍和广告宣传,多是本地客源,现在必须依托携程等平台,寻求外地游客。”而且,租赁价格越压越低。“经济型的车辆,日租金已降至100元左右,而人工日均成本就高于此,更别说还有门店等成本。”

相比之下,分时租赁正好解决了人工、门店成本高以及互联网平台技术的问题,传统租赁企业也从中看到了未来转型发展的可能。所以,新一届协会成员里,除了传统汽车租赁和网约车二级管理公司,特别涵盖了融资租赁、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等新的细分行业。

所以,新一届协会将“共享汽车服务”写进协会名称,以迎合新租赁业态的发展。

停车位价格从200元到1200元

分时租赁

多项问题有待突破

虽然对共享汽车服务持肯定态度,认为是未来转型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但是传统租赁企业对分时租赁的发展还是有所保留。记者注意到,39个会员中,分时租赁企业只有潮人、首汽(Gofun)、车程网等3家,仍然占少数。

目前,全市的分时租赁企业发展态势也很有限。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在充电桩、停车位和监管技术方面,仍旧难以突破。

厦门潮人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岛内火车站前的一个停车位,一年就涨价了4次,从200元/月涨到1200元/月。夏天到了,不少室外的充电桩也频频响起高温预警。曾有一周,他们就有十几辆车,因无法充电而下线。

城市停车位本来就很紧缺,加上监管问题,很多停车场也不向他们开放。今年,潮人、Gofun皆因在人车监管方面存在不足而下线。据了解,之前,对于本报一直关注的“人证不一”情况,两家企业曾表示要投入指纹、人脸识别技术,但至今仍未启用。潮人相关负责人表示,迟迟无法启用是因为依然存在技术、设备、资金投入的困难。

【应对】

新旧企业抱团

希望平台与资源共享

“其实,这些若放在传统租赁企业,就不一定是大问题。”曾志榕说,因为他们有门店,还有人工监管,可以大大降低折损成本。比如,每家门店腾出两个车位,一起共享使用。

同时,也有企业正在寻求新的分时租赁方向,比如,厦门车程网络有限公司(火精灵出行)和建发商城联合首发的奔驰Smart共享汽车。车程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建发集团合作,可以共用他们的停车位。公司10月份即将投放的30辆Smart共享汽车,将有一半以上投放在固定的小区、写字楼里。此外,借助物业管理公司、住宅、写字楼的信息平台和管理优势,监管也能做到更加有效。

所以,新一届协会希望打造一个资源信息共享的平台,实现停车位、充电桩、车辆、平台等方面的共享。“这是一种大的共享,是汽车租赁行业的共享,而不只是分时租赁这样的共享汽车业态。”曾志榕说,融资租赁的兴起,金融大鳄的加入,也给汽车租赁行业注入了资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