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推广 线上开微信公众号 定期推送馆藏精品 为了让更多人更便捷地了解文物,今年,华侨博物院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设固定栏目,定期推送馆藏精品,黄筱雯负责提供文物信息。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件轻松的活,其实在推送之前,黄筱雯需要下很多功夫。首先,她要查找大量相关背景知识,如器物的年代特征、纹饰的寓意解读等。其次,她还要调阅老馆员的研究资料,以及其他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再结合藏品特点总结,使描述更加精准。 最近举办的陈嘉庚先生珍藏欧洲文物精品展也在微信公众号上同步推送展品介绍,黄筱雯负责讲述背后故事,配好文图推送。她说,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已成为热点,也是今后博物馆发挥公众服务职能的趋势。她希望,今后能多做这方面的工作,活用华侨博物院的资料,更好地实现当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华侨博物院的宏愿,让民众通过博物馆认识世界、开阔眼界。 【人物故事】 看电视被触动 选了冷门专业 出生于1985年的黄筱雯毕业于南京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2015年进入华侨博物院工作至今。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是个冷门专业,黄筱雯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冷门”呢?她说,高考前,她看了央视的《探索与发现》,被希腊文明的考古发现所震撼,想要体会与历史碰触的感觉。 接触这个专业后,黄筱雯最大的体会是,考古学和博物馆学都是涉猎广泛的综合学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懂的不只是历史和考古知识。保管文物要了解不同质地的材料,需要物理、化学知识;研究文物需要具备文学、艺术、美学知识;筹备展览,涉及多媒体运用,需要数字化知识;加深博物馆与观众互动,又涉及社会学和心理学分析。“这是需要全方位拓展学科触角的工作,在博物馆工作就是要做到老学到老。” 这么看来,在博物馆工作,看似轻松,其实压力巨大。但黄筱雯说,博物馆是人类的记忆,是内心与世界连接的桥梁,更是走向未来的思考和源泉。她的工作是为未来收藏现在,让心灵有栖息之地。 |
相关阅读:
- [ 08-25]厦门博物馆让千年文物“说话”塑造独特文化坐标
- [ 08-16]中国唱片博物馆落户鼓浪屿 观百年唱片史
- [ 08-14]博物馆里乘凉不是一件坏事
- [ 08-05]厦门沙坡尾:多元文化“活态博物馆”
- [ 07-18]2017鼓浪屿音乐节昨闭幕 风琴博物馆镇馆之宝迷倒观众
- [ 07-17]鼓浪屿“全岛博物馆计划”让老建筑“活”起来
- [ 07-12]博物馆应学会“讲故事”
- [ 06-27]习近平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