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 这项工作持续了三年 上报整理6600多件(套) 黄筱雯刚到华侨博物院工作时,适逢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这项工作持续了三年,黄筱雯和同事主要负责对华侨博物院要上报的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包括规范命名,测量尺寸、重量,观察完残程度等。 数据采集过程涉及器物搬动,这不像日常拿东西,其中有很多讲究。黄筱雯介绍,拿瓷器必须托底,有耳、盖的部位不能直接拎;放得比较高的文物,搬动时一定要多人合作;放置拍摄时,足部破损会摇摆的器物,要先用进口的“稳固宝”固定。 任务紧、要求严,黄筱雯和同事经常一进库房就是一整天,有时候大半天连水都顾不上喝,更不要说上厕所了。普查工作到去年才结束,华侨博物院上报整理的有6600多件(套)文物。所有馆藏都重新梳理,并按国家文物局新规定的登录标准,将错误和遗漏一一厘正和补充。如底部款识原来没有登记的,都补上了;鼻烟壶以前用同音字“烟呼”命名,也更正了。 文物保管 器物摆放有原则 还定做装具包装 黄筱雯平常负责文物保管,但保管好文物的前提是先确保文物安全。文物一定要按柜架编号有序排放,遵循前低后高、上轻下重的原则。如比较高的雕塑不能摆在矮小瓶子前,因为取用时可能因观察不清而摔碰文物。轻小器物放柜架上层,重的放下面,以防承重不均柜架倾倒。库房多采用手摇文物密集架,平常一排一排靠在一起,防尘又节省空间。使用时,依靠轴承传动平稳摇开柜架,按列取用,方便又安全。 库房除尘时,比较脆弱的文物要用囊匣包起来。黄筱雯说,为了防止对酸性环境敏感的文物进一步劣化,最近她正遴选适合无酸囊匣的器物,与厂家沟通材料选用和盒型设计。 无酸装具的保护工作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刚起步,每家博物馆的文物情况也不一样,很难按统一标准批量制作装具。为此,黄筱雯需要付出更多心力,与厂家反复探讨,做出适合华侨博物院的装具。 |
相关阅读:
- [ 08-25]厦门博物馆让千年文物“说话”塑造独特文化坐标
- [ 08-16]中国唱片博物馆落户鼓浪屿 观百年唱片史
- [ 08-14]博物馆里乘凉不是一件坏事
- [ 08-05]厦门沙坡尾:多元文化“活态博物馆”
- [ 07-18]2017鼓浪屿音乐节昨闭幕 风琴博物馆镇馆之宝迷倒观众
- [ 07-17]鼓浪屿“全岛博物馆计划”让老建筑“活”起来
- [ 07-12]博物馆应学会“讲故事”
- [ 06-27]习近平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