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海沧区> 城事 > 正文

厦门海沧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已开展近百场

2017-09-11 17:40:28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孩子每周当义工 变身“文明小卫士”

海沧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已开展近百场,促进传递文明理念传承良好家风

亲子义工一起手绘四色垃圾桶。

环保主题亲子义工夏令营

厦门晚报讯(记者 李晓辉 李巧莉 通讯员 黄艺玲)厦门会晤期间,志愿者的微笑给国内外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海沧,亲子义工志愿服务作为厦门志愿服务队伍中一抹亮丽的红色,展现了厦门城市之美。

海沧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将文明之美融入到了许多家庭的生活中。上周末,在海沧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中,志愿者胡燕分享心得体会时说:“许多亲子家庭已将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塑造、传承良好家风,并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

第一次参与亲子义工活动,感触很多孩子收获很大

在斑马线前,亲子义工家庭成员手举提示牌,倡导“礼让斑马线”;在大街小巷,身穿“红马甲”的市民们带着孩子,向游客、商家宣传垃圾分类的文明理念……海沧亲子义工体验日系列活动每周如期举行,围绕文明、环保、安全、关爱等四大主题,走进社区、商场、学校、企业中,参与的亲子家庭越来越多。

前不久,义工王玉凤带着两个女儿参加敬老志愿服务行动,她们从东孚赶到海沧,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舞蹈。王玉凤说,她平时也会义务教村里的小朋友跳舞,而带上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还是第一次,感触特别多,孩子收获也很大。

海沧两岸义工联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12日起,海沧全区启动“礼让斑马线”行动,随后又启动“我为金砖添光彩”企业义工文明行动月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与。

作为企业义工的代表,来自东孚日月谷温泉酒店的胡孝龙经常参加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而且每次活动都是“全家总动员”。他说,参与义工行动,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也能更好地展示文明形象。

已开展近百场义工活动,组织20多场志愿者培训

不少义工每周都会带上孩子来参加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亲子义工队伍不断壮大。义工胡燕说,每周末,她的儿子都会主动提出要去当义工,因为每一次参与都会有收获。

育才小学六年级学生邱杭的家长说,在家时,孩子会提醒家人垃圾要分类投放;出行时,孩子会督促大人遵守交通法规,俨然已成了家庭的“文明小卫士”,令人很欣慰。

作为一名“老义工”,谢国强多次带着两个女儿参加亲子义工活动。他说,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文明影响他人,特别是孩子在行动中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12岁的侯泉伟是育才小学六年级学生,他在同学朱佳淇的带动下,参与义工行动,并且在“志愿厦门”平台上注册。“能帮助别人,看到别人的笑脸,我很开心。”他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海沧先后组织了近百场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义工理念通过“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传播,良好家风不断传承。此外,海沧还先后组织了20多场志愿者培训,提升志愿者的素质及服务水平。

让孩子跟着义工团体成长,可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对于海沧亲子义工体验日系列活动,集美大学副教授巨东红很赞赏:“我觉得这是现在年轻一代特别需要的,也是对良好家风的传承。”

她认为,亲子义工活动加强了家庭内部的联系,在活动过程中,亲子共同完成一件好事,一起提升自己、奉献他人,同时孩子是跟着义工团体一起成长的,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意识都会在服务中被培养起来,这也能弥补课堂课本教育的不足。另外,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志愿服务,在增进家庭关系、亲子之间沟通的同时,孩子也不再长时间看电脑玩手机,而是走出来与人面对面交流,快乐地交朋友,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这几年,厦门的志愿服务氛围浓厚,不论亲子义工还是其他义工,都在做常态化服务,未来也将会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形成服务模式,对城市文明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巨东红说。   

【原声】

“做义工是在享受快乐”

“我经常带儿子做义工,做义工是在享受快乐,同时又能收获很多知识。我们积极参加海沧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在活动中我和儿子走上街头,宣导垃圾分类理念,清理道路两侧的垃圾,并邀请商家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我们劝导市民文明过马路,为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司机点赞。在我们的宣导下,很多居民都积极参与到文明行动中来。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城市环境将越来越洁净美丽。”

——义工胡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