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月光光》
海西晨报讯 “我们给这台晚会定了标准:国家品质、闽南特色、厦门风情。怎么达到这3点呢,我们的艺术创作就老老实实地从体验生活开始。”晚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陈维亚透露,主创人员多次到福建各地采风,厦门基本都走遍了,晚会中不少灵感就来源于采风。
总导演谢南说,他们在采风中,对福建特别是闽南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观摩、探究,并进行整合,选出晚会需要表现的样式。厦门和泉州的港口、宁德的山水……通过这样的采风、考察和学习,他们感受到,福建蕴藏的民间艺术形式实在太丰富、太精彩了。
舞美总设计陈岩告诉记者,他在泉州听到南音时,被感动了。舞台设计就跟南音有直接关系,“泉州那个舞台的中国味道,对晚会舞台的创作起了最大的作用”。
“福建的好东西太多了。”陈维亚说,他们还会在福建不断采风,不断创作,有机会再把福建文化推向全国。
《南音随想》
排练间隙写作业候场区内备睡袋
如此高规格的演出,对不少参与者来说都是第一次。晚会对他们提出了高要求,他们也给自己树了高标准。要表现出非常完美的形象,只能重复排、反复练。
这个夏天,鹭岛少年合唱团的120名孩子就过了一个没有休息的暑假。每天早上七八点,来自岛内各地的孩子们由家长送到学校,再由学校带到排练场地,一待就是一整天。“前期排练到傍晚结束,后期排练到晚上10点、11点都是常有的事。”鹭岛少年合唱团团长洪建军告诉记者,中午休息时间也很短,12点半排练结束,1点半排练又开始了。
分场导演刘涛介绍,6月选拔的时候,正值孩子们期末考试。最近这几天,孩子们又忙着开学交作业。“排练要坚持,功课也要做,不少孩子将作业、书带到了排练现场,等候排练的时间里就写写作业看看书。”
排练很累,但孩子们的坚持出乎大家的意料。孩子们都知道,这次机会来之不易。
据了解,由于此前对厦门少儿合唱水平不了解,主创团队曾考虑从北京带团来厦门演出。厦门极力推荐,孩子们用一场高水平的演出打动了主创团队,获得了晚会“入场券”。因此,孩子们格外珍惜这次演出机会。
对参加演出的大人们而言,2个多月的排练也是一次大挑战。百人合唱团内含集美大学学生合唱团。学生们从岛外赶到岛内十分不易,前期排练每次都是满满当当的3个小时,没有休息时间。厦门歌舞剧院特地为他们准备了睡袋,让演员们回到候场区时先钻进睡袋休息一会。
《今夜无人入睡》
他们是“替身”但他们无怨无悔
“我建议,让我们用掌声对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表示感谢!这是他们的最后一场演出,感谢他们的共同陪伴。有了你们,国家交响乐团的交接更加顺畅。”导演话音未落,掌声响起,乐池里的70多名演奏家中,有不少人瞬间红了眼眶。
这一幕发生在8月29日的排练现场。晚会全程由交响乐伴奏,国家交响乐团担此重任。但因他们有重要的外事演出,无法花几个月的时间在厦门排练,过去几个月里,是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70多名演奏家们充当他们的“B角”,为排练伴奏。
明知上不了最后的晚会,但大家一直默默努力演奏,无怨无悔。整台晚会中,像这样的“幕后英雄”,还有不少。晚会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陈维亚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们特别想感谢这些默默付出的人们。
没有遗憾只有荣誉感
作为指挥,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孙莹在乐池里排练了两个多月。“虽然是替身,但是我们没有任何遗憾,回想起来也不是累和苦,而是无上的荣誉感。”
8月底离场时,乐团的演奏家们很有风度地撤退,各自收拾好乐器,乐务还仔仔细细地将所有谱台灯换上了新电池。
排练的这几个月里,谱子一遍遍改,演奏家们一遍遍练。厦门市歌舞剧院常务副院长马列介绍,以前的排练多是用录音,很少有乐团在现场一遍遍合,“很多时候都是上午一个版本,下午又是一个新版本”。台上指挥、演奏家们辛苦,台下的乐务们也闲不得。每一次调整,就算是改几个音符,所有曲谱就得更新。“打谱、复印、装订,一次就得整理出70多份,复印机都用坏了。”马列告诉记者。
这样的机会,对乐团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最后一天演奏时,甚至有人以为是国家交响乐团在演奏,很好地展示了我们的实力。”
撤掉演出孩子们毫无怨言
陈维亚透露,在压脚鼓表演中,本来前排还安排了一排男孩子表演压脚鼓,最后为了艺术呈现形式更好,导演组们忍痛放弃了。排练的时候,孩子们非常辛苦,甚至排练结束时脚都抽筋了,放都放不下来。孩子们练了两个月,每天练五六个小时。最后知道要撤掉这一部分时,孩子们也毫无怨言,默默地带着鼓离开了。陈维亚说,这群可爱的孩子,都来自泉州和厦门。
像这样的幕后英雄,还有很多。各节目领队守在排练场,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里的双职工,孩子没人带,只能交给亲属、朋友代为照顾;鹭岛少年合唱团孩子家长一大早就得将孩子送到学校,晚上11点再接回。“为展示厦门、福建、中国出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得!”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孙莹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