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开创工程机械新生态 厦门人也要坐上地铁了!在地铁建设的幕后力量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厦工的身影——要知道,厦工产品多年来都从事地面作业,如今竟然“钻”进地下了。 城市地下建设是“里子”工程,“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实现“三维”发展、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厦工敏锐而牢牢地抓住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 2013年,厦工与国内领先的地下施工设备制造商——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厦门厦工中铁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厦门正在加温的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进入隧道掘进设备领域。 2016年年初,厦工合资成立厦门地下空间工程开发公司,进一步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领域释放自身制造能力与优势。不仅如此,厦工还在筹划深入海洋设备等诸多战略性行业。 种种迹象显示,厦工正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另辟蹊径,开拓市场新空间,撬动“新蛋糕”。 厦工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厦工秉承“技术厦工、品质传承”的发展理念,在深厚的技术积淀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发思路,革新技术手段,抓住重点项目聚焦突破,在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替代和产业升级的同时,改变中国工程机械的生态,最终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沿着“一带一路”大踏步地“走出去”,打造中国领先、国际一流工程机械企业。 》》名片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企业,创建于1951年,1993年由厦门工程机械厂改制为上市公司,是国家重点生产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的骨干大型一类企业,拥有厦门、三明、焦作等研发生产基地,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多年来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极地科考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亮点 一种品质: 征服地球两极 25年前,厦工产品首上南极,到目前为止,厦工产品共8次奔赴南极,助力我国科考事业。 1992年,因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需要,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在中国国内众多工程机械企业中几经考察,最终挑中了厦工生产的ZL40装载机。厦工成为当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进驻南极的企业,也是世界范围内产品服役于此的少数工程机械企业之一。 2010年,厦工装载机、叉车又随中国国家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破冰进入北极圈作业。那一年,厦工成为唯一同时登上地球两极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 不仅如此,厦工装载机、挖掘机也是中国赴柬埔寨维和部队、驻港部队的重要装备,更多次获得“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五十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五十强”等重量级荣誉。 一种精神: 传承盖军衔精神 提起厦工,提起南极,很多人会想到盖军衔,这位感动厦门的“南极英雄”,是工程机械行业的“技神”,是新时代国企产业工人的标杆。他曾三次踏上南极,为国家科考队维护机械。他于2013年4月25日病逝后,市委、市政府下发学习通知,号召全市人民向盖军衔同志学习。 几年来,厦工人发扬盖军衔精神,培养出一批批的技能大师,“盖军衔劳模创新工作室”自2012年成立以来,聚集各专业技能人才,促进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成长成才,为厦工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奠定技术技能人才基础。 一种胸怀: 迈向金砖国家 紧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构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大厦工”,厦工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厦工技术不断更迭演进,厦工版图不断扩大更新。 在金砖国家巴西,厦工是最早在巴西开拓农业市场的中资机械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巴西机械品牌当中的十大品牌之一。厦工顺利实现了本土化运营,克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环境差异,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份额,让厦门制造、中国制造受到更多巴西客户的青睐。 厦工也是较早进入俄罗斯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之一。2015年设立俄罗斯子公司,配合资金优势,拓宽业务链,大大增加了厦工对俄罗斯客户的销售和服务能力。 厦工在南非经营多年,经销商以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为中心,在比勒陀利亚、布隆方丹、德班等都建立了售后服务站,专业的服务能力使厦工产品成为南非客户的可靠选择。 厦工有关负责人表示,厦门会晤将给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新机遇,厦工将紧抓机遇,进一步拓展市场。 据介绍,目前厦工已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建立起了能够覆盖全球的销售及服务网络,拥有近200家销售服务商,产品销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
相关阅读:
- [ 08-06]厦门首张挖掘机车牌上路 工程机械监管不再难
- [ 08-06]厦门首个工程机械管理中心开业 位于翔安同安交界
- [ 06-06]全省首座沉井式地下机械车库昨在厦门海沧试运营
- [ 06-05]厦门市首个沉井机械车库今日在海沧正式投用
- [ 03-24]厦门海沧首创沉井式地下机械车库 能停下50辆汽车
- [ 02-22]上午厦门鹭岛迎来最大降雨 明后天气温将大幅下降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