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朱黄/文 沈威 陈巧思 吴晓平/图 叶允平/制图)小小的社区,聚居着1326个外籍居民,分别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是,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在这个名为“官任”的国际社区中,他们共享交流,和谐相处。
官任社区的这幅国际万生相,正是厦门这座国际人居城市的生动缩影。
回望百年长卷。1842年,厦门因“五口通商”正式开埠,逐渐成为华侨远赴海外的始发地和中西方文明交汇地,鼓浪屿更是成了中国最早的“国际社区”。
西方教会人员、商务人士、鼓浪屿原住民,再加上东南亚华侨,他们在鼓浪屿上汇集,在保留各自文化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鼓浪屿特殊的文化现象。
今年7月,这颗“女王皇冠上的宝石”,以“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世界读懂,正体现了厦门百年国际人居文化的精髓。
而早在2004年就获评“联合国人居奖”的厦门,近几年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士不断涌入,落地生活,扎根创业。
于是,鼓浪屿人民体育场上,老外打起了橄榄球;为外籍孩子设立的国际学校不断冒出;为境外居民搭建的社区共享服务平台完美助力;为了更好地服务外来宾朋,厦门的的哥、的姐们也学起了英语……
大厦之门,为全世界居民敞开怀抱。这座包容友爱的城市,向世界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
这家印度人来定居 爱上厦门的“中国味道”
2011年,来到厦门时,Niren一家四口人,就爱上了这座城市,更爱上了厦门的“中国味道”,从此定居。
Niren今年43岁,来自印度北部一个叫做Darbhanga的城市。他的爱人Smita,被很多外籍友人熟识,是官任社区的一名外籍志愿者。
夫妻二人在思明区创业,儿子和女儿也在这里学习、成长。Niren告诉导报记者,“厦门的环境很好,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
Niren对比了家乡和厦门这两个地方。“和家乡不同,厦门在建设发展的同时,会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风貌保留。”Niren说,厦门有海,生活配套又方便,不出一公里就能找到一个可以休闲放松的公园。
拴住这一家人心的,除了美丽的环境,还有美味的中国佳肴。因为爱上了中国菜,Smita已经能煮出好几道中国菜,拍黄瓜、水煮活鱼都不在话下。她还有项“神技”,一道菜只要吃过一次,她就能八九不离十地制作出来。她非常满足地说:“我太爱中国菜了,孩子上学时的便当也是中国菜。”
喜欢中国文化的他们,不仅自学了中文,Smita还亲自教两个孩子学中文拼音。现在,两个孩子不仅会说会写,还学起了太极。
而留住他们的,还有厦门国际化的贸易条件和环境,Niren成立了一家进出口有限公司,专门设计、生产鞋类产品,与20余个品牌合作,出口至全球各地。
平日里,Smita就掌管着公司的财务,闲暇时,她会到官任社区组织活动,推动“老外”和当地居民的互动交流。他们也在官任社区,遇见了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就在今年3月,Smita还把印度隆重的“色彩节”,搬到了官任社区。她特地从印度买了彩色粉末,中外居民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悦读·中国风”2017思明国际社区慈善文化节活动现场,Smita还和一个厦门家庭结成了“中外友谊互助联盟”。他们互赠手印、交换签名,共同分享异国文化。
而Niren也把印度的体育文化——板球,带到了厦门,他和外国朋友,只要有空就组队打起板球来。
荷兰小伙来厦6年 最大收获是学会孝顺
来厦门6年,荷兰人李伟明觉得,自己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厦门”。“性格变好了,人缘也变好了。”李伟明笑着说。
李伟明是荷兰阿姆斯特丹人,这是他的中文名,朋友喜欢叫他大明。大明从小叛逆调皮,对身边的长辈也是经常顶撞冒犯。
但在厦门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公子哥”的脾气渐渐消失了,他学会试着去理解长辈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回荷兰度假,他发现自己性格已完全改变了。“有时候和长辈的观点有分歧,他已不会当面顶撞,也不在背后议论,选择私下和他沟通。”大明说,打电话向父母嘘寒问暖,他的父母先是很惊讶,之后是感动。
“孝顺是我在厦门工作生活最大的收获,也是中国可以向世界输出的优秀价值观。”大明说。
大明在厦门的住处,遇到了一位三明籍的阿伯。阿伯的孩子在意大利打工,他很想念在海外的儿子。有次大明喝酒回家,这位物业阿伯给他递了一瓶绿茶,说是给他醒酒。
大明很意外,从此几乎每天都和阿伯一起坐下来聊天,慢慢汉语也开始进步。大明很惊讶,这位老人几乎没有受过教育,却有着西方人赞赏的一切美德。“他常常对我说‘你爸妈肯定很想你,有空多给家里打电话’‘我父母去世30多年了,可是到现在我还会梦见他们,思念他们’。”大明说,物业阿伯说话的时候表情很平静,但是话语却总能打在他的心里。
大明觉得厦门的城市卫生和荷兰一样好,“清理垃圾的效率很高,城市里的公共厕所,甚至比荷兰的更干净。”
大明说,厦门人既开放友善又乐于助人,“在马路上随便找一个人,真的是任何人,都能随时为我提供帮助。”在厦门多年,大明觉得这里比荷兰的生活更便利,“通过手机就可以购物、买衣服、打车、租赁自行车,实在太便利了。欧洲人依然习惯使用现金或信用卡,但在厦门,只要带着一部手机,出门后什么都不是问题了。从很多角度看,我的家乡或许要多年以后才能实现厦门今天的便利生活。”
“你们喜欢说新鲜的东西很‘洋气’,但在我们看来,厦门现在的生活才是‘洋气’。”大明笑着说。
美国小伙推介厦门 公交让座值得点赞
来厦门之前,美国人亚历山大对这座城市的概念是“或许和关岛差不多的地方”。但生活3年后,他修正了印象,在给朋友介绍这座城市时,他说“这是和迈阿密一样繁华的城市”。
亚历山大出生在美国迈阿密。中学毕业后,在洛杉矶上学。但他决定走出国门,来到中国。最早,他呆在上海,对教育感兴趣的他,选择教孩子学英语。
不过,后来,他来到了厦门。在厦门生活之后,亚历山大觉得,厦门的交通甚至比迈阿密还要发达,“一块钱的公交车,就能到达厦门市区内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更让他感慨的是厦门人的公交座位礼让习惯。
亚历山大说:“我在这里学会了给人让座。在美国,只有部分人会给孕妇让座,很少人给老人让座。但在厦门,这几乎是普遍的现象,东方人的文明值得我们学习。”
亚历山大发现,厦门越来越国际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厦门公司,有了更多外籍雇员。“我来厦门两年,就学会了汉语,越来越多的厦门人会英语,学汉语的老外也越来越多。”
来到厦门,亚历山大很重视学习,周末固定有一天是学习汉语,然后到中国朋友家里学习打厦门麻将。“起床的时候就想着,很多有意思的事在等着我。这种生活方式我非常喜欢。”
“我觉得厦门和迈阿密很像,因为它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拥有优美的城市建设。”亚历山大认真地说。
观察
建设国际化厦门 让老外不“见外”
昔日的海滨岛城正在华丽转身,渐渐成为受世界游客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身边不时擦肩而过的“洋面孔”越来越多,厦门的国际化交流已迈入新时代。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活单元,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厦门把城市国际化列为城市发展战略。面对日益凸显的国际化趋势,特别是城市居住人口的国际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生活社区,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外社区居民的新期待,已成为未来厦门社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早在2012年,荷兰人李伟明就对自己身处的社区充满了好感。那时,他刚来厦门,与外界交流少,人生地不熟,有一堆的事情需要操心。当时他住在官任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那里,他得到租房、就业、纳税办理等相关咨询服务。多渠道、全方位的便捷、贴心服务,受到了国际居民的一致好评。在他手机微信里,有一个国际友人微信群,大家有什么麻烦事儿,都会在群里“呼叫”厦门籍的友人。
前段时间,外籍留学生安娜身体不适,由于她初到厦门,中文不通,先通过微信找到中国朋友,陪同她去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刚到异国他乡求学的安娜在厦门的社区感受到了如同家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社区文化,是厦门这座城市的魅力。不同国籍、种族、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社区理念的成员交汇共生,既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又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使国际化社区成为多元文化共存、交融、发展的精神家园。
可以期待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个具有厦门特色、国际视野、自由开放、美丽和谐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社区,将给厦门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