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远山村到富美家园 1986年 军营和白交祠村民开始开荒种茶,一两年后,大多数村民基本已经不种水稻,全心全意种茶制茶。 1988年 军营白交祠两村掀起植树造林的高潮,村民除了种茶,就是上山种树,既保护了水土,也能有些经济收益。两村现在的绿水青山,在那时候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 军营村的茶园面积从400多亩增加到了1000多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0多元涨到了900多元,解决了温饱问题。 2000年 投资70万元的军营村茶厂投用。经过茶厂加工的茶叶,每斤价格提高2元-3元,全村一年粗略算下来就能增收约150万元。军营村村民人均收入在三年内就直接提升到5000多元。 2009年 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茶园面积达到了100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更是上涨到近9000元。 2010年 军营村村民高水银与其他几名村民牵头办起了西营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接近一半的家庭入社,开启了两村农民“抱团发展”的新时代。合作社提升了全村茶园的基础设施,还请来了专家为村民传授先进的种茶和制茶技艺,同时通过注册商标和无公害认证,提升了茶叶的市场价值。此外,在农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的引导下,两村村民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品种改良,增加单位面积茶叶经济效益。 2013年 军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0173元,白交祠村为10011元,双双首度突破万元大关。同年,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被列为厦门市“五位一体”建设的试点村,两村抓住机遇,在市、区、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七彩池、高山哨所、百丈崖、光明顶等一批特色景点先后被开发出来。 2015年 军营白交祠声名远播,旅游人气越来越旺。当年,军营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2016年 军营白交祠的游客量超过1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万元。在2013年两村村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之后,村民收入又一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6年军营村的人均收入达15398元,白交祠村人均收入达14860元。这两个数字,相比2012年,几乎翻了一番。 |
相关阅读:
- [ 06-29]厦门市同安首次在边远山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
- [ 04-26]龙头企业带动 打造厦门市同安区“花果山”
- [ 12-26]“乡土中国马拉松”昨开跑 数百跑友邂逅乡村美景
- [ 12-09]近20家媒体点赞厦门市同安美丽乡村:空气都是甜的
- [ 10-11]千米高山上有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 首批试点选同安
- [ 09-04]厦门爱心企业来到同安军营村送关爱 老人欢聚迎中秋
- [ 02-20]元宵节莲花褒歌将唱响同安军营村
- [ 02-20]元宵来军营村赏七彩池风光 现场品尝同安美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