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志 因地制宜脱贫活村 转机不经意到来。1986年4月7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军营白交祠访贫问苦。一个属于两村的“春天的故事”就此拉开。 “习近平同志认为,当干部有三招:第一是认路,路都不懂你怎么办事?第二是认邻,多交朋友。第三就是认特点,哪个地方有什么特色、什么资源搞清楚,心中就有数了。所以,他的作风非常扎实。”时任同安县委书记蔡景祥说。 蔡景祥回忆:“我记得,第一次陪习近平在同安调研,他告诉我说这是他到厦门报到后的第5天,当时调研了2天。后来,又来了几次,而且还在山路上颠簸了快2个小时,去了当时非常偏远的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 在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时候,农村的贫困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就会特别扎眼。习近平在调研时说,要把山区和扶贫工作作为重点,要充分认识山区工作的重要意义,山区潜力很大,几十万亩山地待开发,群众也有愿望。 对于两村的发展,习近平指出了一条因地制宜脱贫活村的路子:在军营村,他说要多种茶种果,山坡地可以种些柿子;在白交祠村,他指着光秃秃的山头说,要山上戴帽,山下开发。 不过,最重要的是要摆脱意识的“贫困”。习近平提出,发展山区,首先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扶贫扶志,要以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为主,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其他帮助为辅。 “最根子的问题是思想问题,尽管政策下放了,但是村民的思想还没放开,村民都不敢去开荒种茶。”军营村的老书记高求来回忆,当时村民主要还是种水稻和地瓜,大片的山地荒着,仅有的一点茶园也没有好好打理,对于山地多水田少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来说,这样的结果是既吃不饱饭、也赚不到钱。 人穷不能志短,更要振奋精神往前奔,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他(习近平)振奋了我们的精神,他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高求来说,从1986年之后,村民逐渐认识到,几万亩的山地就是他们的“金娃娃”,大家开始开荒种茶,在一两年后,大多数村民基本已经不种水稻,全心全意种茶制茶。 到1990年,军营村的茶园面积从400多亩增加到了1000多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0多元涨到了900多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扶上马,送一程。根据市领导的工作调研要求,同安县为军营村购买了柿子苗,此后又拨了3万元的扶贫资金用于购买肥料和建设柿子林管理房。250亩柿子林在1990年后承包出去,军营村每年有了8000元的租金收入,这是该村村财收入的“第一桶金”。 同安县还根据“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指示,在山区逐步开始封山育林,保护生态。 两村村民在山下和山坡种茶种果的同时,积极做好森林绿化。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杨明福记得,1988年前后,白交祠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村民除了种茶,就是上山种树,既保护了水土,也能赚些工钱,“我们现在的绿水青山,就是从那个时候一点点种起来的。” 春风拂过,军营白交祠活起来了。 |
相关阅读:
- [ 06-29]厦门市同安首次在边远山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
- [ 04-26]龙头企业带动 打造厦门市同安区“花果山”
- [ 12-26]“乡土中国马拉松”昨开跑 数百跑友邂逅乡村美景
- [ 12-09]近20家媒体点赞厦门市同安美丽乡村:空气都是甜的
- [ 10-11]千米高山上有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 首批试点选同安
- [ 09-04]厦门爱心企业来到同安军营村送关爱 老人欢聚迎中秋
- [ 02-20]元宵节莲花褒歌将唱响同安军营村
- [ 02-20]元宵来军营村赏七彩池风光 现场品尝同安美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