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村 一个曾被遗忘的角落 两村的故事,从那一个春天说起。 1986年4月,正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节。然而,对于海拔900多米的军营白交祠来说,这里仍然春寒料峭,上万亩光秃秃的山地、数百亩稀疏贫瘠的茶园、破败的村庄和村民饭桌上稀得几乎看不见米的粥,一切都让人感到绝望。 尽管改革开放了几年,但这两个山村还是“地瓜当粮草,孩子当背包”,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 说起当年的那段困难,每一个经历过的军营白交祠人有很多话可以说。 白交祠村村民杨清祥记得,上世纪80年代,很苦——种田要跑到长泰那边去,远的7公里,近的也要3公里,全靠两条腿。常常天不亮就要出门,中午随便在田里生火煮饭填肚子,晚上天黑之后才能看到家门;有时候赶生产,晚上就直接睡在田边的茅草屋。水稻收成的时候,要用挑的,一担100多斤,一天挑两担。“那时候生活真的很苦,可没办法,要活下来,得有粮吃啊。” 种水稻、种地瓜,如果有时间,再兼顾点山头上的茶园,这就是当时两村村民的全部活计。大家都想着,先填饱肚子,然后再考虑挣钱的事。 然而,这里山势起伏不平,种水稻也不容易——白交祠村有一大半的水田在长泰那边,军营村的水田最远也到半山腰的大祠附近。雪上加霜的是,高海拔造成的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等特质让这里的水稻只是一年一熟,而山下则是一年两熟。 当时还是个半大小子的军营村民高泉阳说,在大多人已经能吃上大米饭的时候,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主食还是地瓜和稀粥。当时军营村大半的土地都种了地瓜,只有300多亩水稻,人们一餐只能喝上一碗稀得见底的白粥。每天,他都抓心挠肝地想吃一碗白米饭,一碗没有掺水的、热气腾腾的白米饭。 1981年出生的军营村村民苏银坂记得,当时他家的灶台上高高挂着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带着三分猪皮七分肥膘的肉,做菜时用筷子插住,往锅里轻轻一抹,略沾点油水又挂了起来,这便算是吃上油了。 两村的特质似乎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高山、茶乡、封闭。 一重重看不见边际的大山里三层外三层困住了这里,即使到如今,如果不是乡村旅游时代的到来,很多厦门本地人甚至都不知道在厦门有这样的两个村子。而在当时,很少有人愿意折腾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到这两个偏远的山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更像是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
相关阅读:
- [ 06-29]厦门市同安首次在边远山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
- [ 04-26]龙头企业带动 打造厦门市同安区“花果山”
- [ 12-26]“乡土中国马拉松”昨开跑 数百跑友邂逅乡村美景
- [ 12-09]近20家媒体点赞厦门市同安美丽乡村:空气都是甜的
- [ 10-11]千米高山上有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 首批试点选同安
- [ 09-04]厦门爱心企业来到同安军营村送关爱 老人欢聚迎中秋
- [ 02-20]元宵节莲花褒歌将唱响同安军营村
- [ 02-20]元宵来军营村赏七彩池风光 现场品尝同安美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