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30多万平方米的厦门金安社区,是厦门最大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也是中国首批“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金安社区的两个动漫吉祥物,分别叫“金哥”“安妹”,代表社区里一起奉献爱心的志愿者们。该社区负责人近日受访时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最美社区”离不开活跃在社区里的志愿者们。 在这些志愿者背后,是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金安模式”。“金安模式”包括以“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务理念;立足民生需求的创新志愿服务平台;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成型的“快乐365”志愿服务品牌。 在金安社区,志愿服务从文明督导队清扫垃圾、宣传监督垃圾分类开始,就深入到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老人关怀服务、水电维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 时值暑假,记者在社区里看到,志愿者将孩子们组织起来,学习剪纸技艺,通过剪纸来祝福即将召开的金砖厦门会晤。 有志愿者告诉记者,社区仅亲子志愿者队伍就有200多人,不但在暑期为孩子们服务,日常也通过国学班、故事会、精灵俱乐部等活动,对小朋友进行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公共安全、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1月以来,金安社区十余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的各种志愿者活动超30场,有爱心义卖、便民志愿服务、志愿者培训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每季度都开展义卖义捐活动,筹集“邻里互助金”,帮助困难居民。 如今,厦门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据统计,厦门现有50多万名志愿者经常性开展活动,超过常住人口的八分之一。 在社区治理中,厦门的新探索还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民众共同参与。 厦门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发动民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推动文明创建和社区治理从“靠政府”变为“靠大家”,全面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商共治”的城市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共同家园”意识。 在厦门市常务副市长黄强看来,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鼓浪屿推行“垃圾不落地”的基础上,厦门今年在岛内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在岛外扩大试点,得到市民自觉响应。目前,厦门全市19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约12万人参与。 作为两岸交流最密切的城市之一,厦门生活着十余万台胞。近年来,厦门聘请多位台胞出任社区主任助理,不但加强与社区内台胞的沟通,也为厦门社区治理带来浓郁“台味”和大胆创新。 在台湾有多年社区规划经验的李佩珍,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厦门海沧的院前社区,她组织村民成立蔬菜合作社,打造“城市菜地”,吸引城里人来体验蔬菜耕作、认种放心蔬菜,吸引了不少青年回乡创业,留住“乡愁”。她协助村民改造古厝,吸引台湾文创产业入驻,为村里带来众多观光客。 积极融入厦门社区治理,让众多在厦门生活、工作、投资的台胞融入这座城市,真正把“他乡”当“故乡”。在厦门的志愿者中,台胞占重要比例;在厦门的海沧区,大陆首个两岸义工联盟也枝繁叶茂。 社会治理的“厦门实践”,已被中国民政部作为社区治理创新范本进行推广。这座以温馨著称的城市,也在不断创新的社会治理中愈加温暖。 |
相关阅读:
- [ 03-01]志愿服务“金安模式”领跑全国 获国家级荣誉
- [ 03-01]厦门金安社区法律维权志愿者吴秀丹:哪有矛盾就去哪
- [ 03-01]一封感谢信牵出暖心故事 湖里金安社区为居民雪中送炭
- [ 03-01]金安社区“爱邻里”的热心小伙 点滴善举促进互帮互助
- [ 12-29]湖里区金安社区举办计生小组长庆元旦文艺汇演
- [ 05-10]金安推精准化就业服务 “金安集市”帮扶居民就业
- [ 12-13]金安社区书院打造“金哥安妹”等品牌 形成共同参与新格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