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忘初心,情系扶贫——始终不渝的责任情怀 “只要我们把民众的疾苦了解到、处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百万大众。” ——习近平《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 1988年,习近平从经济特区厦门调往全省经济排行最末的宁德,担任地委书记。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习近平敏锐地提出,当时的闽东,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区情、区力根本不具备跨越式发展、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应当把以解决吃饭穿衣住房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为下一步实现跨越发展打基础、创条件、蓄能量。闽东2年,他对“摆脱贫困”孜孜以求,一刻不放松。 到了省会福州,习近平没有减少对脱贫工作的关注。1994年6月,他到郊区(现为晋安区)调研时指出,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平原地区发展了,不能忘记落后地区,不能出现“灯下黑”的问题。 调任省委工作后,习近平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并先后担任省委农村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先后用了50多天时间,走遍全省9个地(市),到42个不同类型的县(市、区)、60多个乡镇、80多个建制村和企业,召开了80多场干部群众座谈会,走访了一批农户,对各地农村小康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多次召开省直有关部门座谈会,走访农口各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向省委提交了一份近万字的调研报告,对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
相关阅读:
- [ 08-24]这座不足两平方公里小岛 为何引起习近平高度重视
- [ 08-23]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发展篇
- [ 08-09]习近平对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 [ 07-28]习近平集体会见第七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
- [ 07-25]习近平就鼓浪屿申遗成功作出重要指示 厦门上下深受鼓舞
- [ 07-23]习近平总书记就鼓浪屿申遗成功重要指示在厦门反响热烈
- [ 07-06]习近平观战中德青少年足球赛 厦门12岁小将是场上主力
- [ 06-27]习近平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