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重点风貌建筑——四落大厝
鼓浪屿重点风貌建筑——杨家园
厦门晚报讯(记者 龚小莞)昨天上午,厦门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唯山在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目前正开展鼓浪屿第三批历史风貌建筑的认定工作,今年底完成540栋建筑的申报材料,其中包含1949年以后的建筑。
在扩大保护范围的同时,鼓浪屿还会持续地对已有的风貌建筑进行保护。“鼓浪屿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文本里,鼓浪屿有将近1000栋风貌建筑,其中有391栋已经正式挂牌历史风貌建筑,当中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53处能够代表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要素,构成了金字塔形的遗产保护体系。”王唯山说,对列入核心要素的,将按照国宝级的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遗产保护要求,开展修缮和保护工作。
具体如何保护?王唯山介绍,鼓浪屿建筑以砖石砖木结构为主,历经百年后结构可能受损,要开展房屋结构加固的专项技术研究,包括使用的材料,水刷石、水洗石施工等传统的工艺都要传承。还要建立历史建筑保护的研习基地,作为遗产建筑保护修缮的技术支撑,注意培养熟悉鼓浪屿建筑特点,能够适应建筑类型修缮的工匠队伍,才能把遗产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释疑】
为何要包含1949年后的建筑
王唯山介绍,2000年,《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出台,2009年开始施行修订后的《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原来对历史风貌建筑的年限要求是1949年以前建造的,而去年开始施行的《厦门经济特区历史风貌保护条例》规定,3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就可以列入保护。
王唯山解释,文化遗产保护有一条原则:展现不同的历史时期。鼓浪屿有一些不错的现代建筑比如钢琴码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成为鼓浪屿的一种标志。1949年以后的建筑是否会列入保护,主要看建筑本身的价值,包括艺术特色、特点,是否跟岛上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前两批风貌建筑
鼓浪屿第一批历史风貌建筑于2001年评定,当时有40幢建筑入选,包括大夫第、四落大厝、林巧稚故居等。
从2011年开始,鼓浪屿管委会对岛上建筑进行遴选,从中挑选出近400幢较具特色的老建筑,组织由历史文物、建筑规划、土地房产及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历史风貌建筑评审专家组,进行认真的评审。依据1949年以前在鼓浪屿建造的,具有历史意义、传统风貌、艺术特色、科学价值的认定标准,经过专家组多次评审鉴定,以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最终选出351幢建筑为鼓浪屿第二批历史风貌建筑报厦门市政府审批。
2012年,厦门市政府发文正式公布鼓浪屿第二批历史风貌建筑名单,其中重点保护历史风貌建筑80幢,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271幢。
第二批历史风貌建筑名单中包括圣教书局、协和礼拜堂、李家庄、了闲别墅等近年来声名鹊起的老宅。这300多幢老房子遍布全岛,根据它们在历史、风格、艺术、研究方面的价值,分为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两种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