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全周期多方位 建设健康城区 加强儿科产科建设 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 目标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布局合理,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千人医疗床位数6张,人均预期寿命达82.14岁;力争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数据 规划设置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2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到2020年全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90%以上,中医药健康管理目标人群覆盖率达60%。 举措 ●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均衡发展,构建多元化办医结构,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高端医疗机构,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 ●加强儿科、产科建设,力争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二级甲等专科妇幼保健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聘请名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开展专科对口帮扶、与三家医院合作开展项目共建。 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加强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养老 全覆盖多层次 建设颐养城区 建养老服务综合体 提高高龄补贴标准 目标 逐步提高医养结合水平,力争每千名老年人养老护理床位数达40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数据 力争到2020年建成10个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完善98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65周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达85%。 举措 ●加快建设全市首个、全省领先的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体,新建公共设施和养老场所无障碍率达100%;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民生110平台”“智能居家宝系统”等资源;全面落实政府购买社区为老服务项目,逐步提高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标准。 ●加强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养老机构建设,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医、养、护结合的高端养老机构。 ●继续开展家庭病床试点工作,积极对接养老服务企业,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品质化发展。 ●鼓励在辖区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注册落地思明,带动养老产业集聚发展。 民生基础设施 高标准高水平 建设品质城区 积极对接“城市双修” 就业服务“全程网办” 目标 基本完成城市易涝点整治,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一刻钟文化圈”和“30分钟体育生活圈”。 数据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000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力争完成259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环卫公厕50座;街道均设300平方米以上综合文化站,社区设200平方米以上文化室。 举措 ●加快推进何厝、岭兜等旧村改造,推动营平片区等有机更新,开展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立面整治提升工程;积极对接“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建设,高标准实施一批补短板的建设项目。 ●加快推进辖区市政道路、背街小巷及配套设施整体改造,持续开展城区交通治堵行动,打通龙山东二路、汇文西路等断头路,完善老城区微循环路网。 ●利用地下空间改扩建公共停车设施,在居民区周边合理设置临时停车泊位,推动临时停车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城市易涝点整治,加快内涝防治监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全面推行河长制,确保水质维持较好水平;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重点补齐城中村生活垃圾设施、设备和人员短板。 ●加强就业服务配套,在街道设立仲裁派驻庭或劳资纠纷调解点,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程网办”。 ●整合优化行政网上审批服务,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管理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
相关阅读:
- [ 08-1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幸福思明建设迈入新阶段
- [ 08-19]思明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 提升群众幸福感
- [ 08-04]思明区:国际城区全面发力 幸福思明更加优美
- [ 04-21]厦门市思明区高精优特幸福满满 扩大有效投资
- [ 04-14]思明区第十二批“幸福工程”幸福母亲——江小花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