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滩活动让沙滩更干净
工作人员清理整治海漂垃圾
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珺) 以往,暴雨或是台风天气之后,往往在近海海域或是沙滩的浪迹线上,不时漂过腐烂发黑的植物茎秆、零星的生活垃圾等,这与厦门风景如画的海面、沙滩形成鲜明对比。
今后,通过抓源头治理、建长效机制,海漂垃圾的情况将得到有效遏制。记者昨日从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我省近期已在九龙江入海口试点设立垃圾拦截设施,减少流域内的垃圾入海量,与此同时厦门海域的海漂垃圾处理应急响应机制也已建立起来,多方协作的机制将有效改善厦门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
组织专职力量 年清运海漂垃圾1600吨
海漂垃圾从何而来?据不完全统计,厦金海域海漂垃圾约80%来源于九龙江流域;10%左右为厦门辖区内9条溪流带来的垃圾;另外一部分则是沿岸居民生产生活、海上人为活动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垃圾等。
记者了解到,每年的5-10月是海漂垃圾出现的高峰期。这个时间段游客量比较大,沿岸或是从游船上扔到海里的垃圾量会增加。不仅如此,随着台风季和降水季的到来,九龙江流域沿岸的垃圾往往会被带到厦门海域来。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自1994年成立海上环卫站,专职负责海漂垃圾的收集、转运工作,作业海域达到62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厦门岛那么大,年清理海洋垃圾量达到1600吨以上。按照《厦门市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三年提升行动方案》,我市计划把海漂垃圾海上作业范围扩大至230平方公里的海面,相当于现在作业面积的三倍。
“管、拦、清” 抓住源头保清洁
作业面积的扩大和垃圾清理的庞大数量,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海漂垃圾清理工作刻不容缓。实际上,近年来,海洋与渔业部门在海漂垃圾清理上始终没有放慢脚步。
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吴南翔介绍,“今年以来,龙岩、漳州、厦门在不同流域、岸段、海域建立起‘岸上管、流域拦、海面清’等三道防线,进一步强化了入海垃圾综合治理。”职能部门通过对沿江、沿河、沿沟、沿库城乡垃圾实施有效的收集、中转、处置,实现垃圾不入江、不入河、不入沟、不入库;厦门市严格实施沿海垃圾“门前三包”措施,开展渔港、滨海景区海漂垃圾治理与废旧渔船、渔具的清理工作,有效减少了污染物入海影响。
不仅如此,环厦海域正着力加强海漂垃圾的监测预警。2017年7月25日,我市已经完成了厦门湾海漂垃圾漂移轨迹预报单,并在厦门“智慧环卫”等多个平台上预测预报,为海上环卫部门和沙滩属地管理部门组织力量、快速有效处理海漂垃圾提供了依据。
建立应急协作机制 试点设置拦截设施
海,是厦门的门面,也是魅力所在。“八九月份是台风暴雨的高发时期,为及早做好特定气候条件下可能大量产生的海漂垃圾,海洋渔业部门将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处置。”吴南翔告诉记者,省海洋与渔业厅已建议成立九龙江-厦门湾海漂垃圾应急处理协调小组,从省政府的层面统筹协调九龙江-厦门湾江河、海漂垃圾整治的应急处置调度工作。
目前,厦门已经在上月底建立起海漂垃圾应急响应机制,根据气象风险预警和海漂垃圾实际影响情况,实行一、二级应急响应处置机制,确保厦门湾海域的景观和通航、海上活动等安全。
接下来,九龙江入海口厦漳大桥一线将试点设置临时垃圾拦截设施,以减少九龙江流域的漂浮垃圾入海。据悉,除了临时的拦截设施外,未来,我市还将分期推进厦门湾河口综合整治工程,在各流域的入海口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机制,全面减少漂浮垃圾入海。
“8月底期间,省直相关部门还将对漳州和厦门两地流域、海域垃圾清理工作开展督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吴南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