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树文明新风迎金砖宾客> 金砖好声音 > 正文

海沧积极开展“斑马行动” 文明礼让更加深入人心

2017-07-17 09:55:16林岑 张珺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义工小朋友们在斑马线旁进行文明劝导。(记者 张珺摄)

  “文明小斑马”的部分卡通形象。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岑 张珺)“海沧真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昨日,从吉林来到海沧的游客黄忠告诉记者,“我发出这样的感慨,不仅因为这里的高温天气,更多的是,当我在斑马线前一次次被礼让时体验到的暖暖人情味。”

海沧决策者深谙,文明交通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直观的体现,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一环。今年5月以来,海沧区立足海沧耕读文化,深入开展以“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为主题的文明交通“斑马行动”,通过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明行动,带动城市文明的“齿轮”高速运转,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参与和点赞,成为这座连续三届荣膺“全省文明城区”称号新城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卡通形象惹人爱 文明礼让入人心

如何让“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关注,让文明的传递有更加生动活泼的载体?今年5月,海沧区向社会各界征集“文明小斑马”卡通形象。5日,海沧文明交通的“大使”——“文明小斑马”正式亮相,胖嘟嘟、萌萌哒的形象得到市民的关注和喜爱。

据了解,“文明小斑马”卡通形象的设计构思来自海沧本土艺术家、“烟雾女孩”汪瑶。“平时和妈妈出门,在斑马线上司机都会礼让我们,我希望通过手中的画笔,支持海沧的‘斑马行动’,让更多人看到文明海沧的魅力。”汪瑶告诉记者,她从今年5月开始着手小斑马形象的创作,考虑到传播的受众和推广所需,小斑马的卡通形象创作进展很快。最终,一匹戴着红领巾站立着的斑马形象正式出炉并且受到一致的好评。

“小斑马戴着红领巾,这样的孩子形象更容易打动人,也能引起社会更多地关注孩子,同时让文明礼让从娃娃抓起。”汪瑶说。

记者从海沧区委文明办了解到,结合交警指挥交通的手势,“文明小斑马”同步设计了不同的手势、三个变装形象以及车贴、指示牌等,接下来还会推出动画等‘小斑马’衍生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广,希望文明小斑马的影响范围更广一些,文明出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依托亲子活动 文明从小做起

在海沧嵩屿路与嵩屿中路的十字路口,“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正在进行。现场,来自北附小一年级的贾宇欣和刘烨霖身穿红马甲,一边卖力地举高手中的“文明小斑马”标识牌,一边耐心地提醒来往路人不要闯红灯,文明出行。

宇欣的妈妈魏婉东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平时“过马路要礼让”“红灯停绿灯行”的说教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让孩子有更深刻的印象,养成文明习惯。

实际上,这群海娃们文明出行的意识已很高了,北附小低年级今年的暑假作业就包括了“文明交通出行歌曲的传唱”一项。学生黄君岚的妈妈王媛是北附小家委会的成员。她告诉记者,北附小的家长们在孩子上学期间,每天早上都会参加校门口的交通义务督导,有时候还会带着孩子参与这项活动,“所以他们对文明出行并不陌生,今天孩子们自己参与到协助交警指挥交通中来,这种体验对孩子们来说意义很大,效果也更好。”

“今天是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彼此互相带动,文明出行的意识培育更有效果。”海沧两岸义工联盟义工颜思晨说。

“斑马行动”升温 掀全民参与热潮

记者发现,在此次“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亲子义工体验日活动中,除了30组亲子家庭,还有义务交警、社区文明宣导员等许多热心群众加入,共同走上街头进行文明宣导。

其中,义务交警王清旺带着一对儿女一同来参加活动。“别看孩子们年纪不大,做起交通手势有模有样,一点都不输我。”王清旺告诉记者,在学校里,孩子们的课间操有教文明交通劝导手势,平时又常常跟着我上路实践,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出行好习惯。

“随着‘斑马行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市民逐渐养成了文明礼让、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也有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宣导活动中来,用实际行动展现海沧人的文明素养。”海沧两岸义工联盟相关负责人说。

在业界人士看来,通过开展“斑马行动”主题活动,文明礼让的交通出行习惯更加深入人心,同时提升了交通管理工作成效,在海沧营造浓厚的文明交通氛围。

下一步,海沧区将继续立足耕读文化的弘扬,以更加丰富的形式,积极推广“文明小斑马”,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一个风向标,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个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