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目光 在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这一刻,名满天下的鼓浪屿向世界昭示了其更为深刻久远的突出核心价值 中欧,波罗的海畔,波兰。中国,鹭江水畔,鼓浪屿。 2017年7月8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波兰迎来最美的季节诗情画意般的绿意,鼓浪屿也享受着它的天风海韵落日熔金。 历史的回响,往往就在看似寻常之中悄悄萌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的画面与声音,飞速穿梭,越过山川湖泊、陆地海洋,传到远在鹭江之畔的鼓浪屿,传向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鼓浪屿申遗成功了! 世界,为鼓浪屿而歌。 时序越百年,鼓浪屿与波兰的联结,远不止结缘于这场宣言。 鼓浪屿珍藏着一架1888年美国产的斯坦威钢琴,上世纪初,著名钢琴家、曾任波兰总理的帕德列夫斯基用这台钢琴在澳大利亚举办演奏会。许多年后,收藏家胡友义先生遇见这台古琴,重金买下,放在倾其所有家产建起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里,供世人参观。 仅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似乎又是遥相呼应的佐证——鼓浪屿是世界的。南中国的一个小岛早在百年前就与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诸如欧美、东南亚很多国家。一世纪来形成的历史国际社区,成为它无可替代的特质,所有的物华天宝、旖旎风光、历史沉积、人文风华、中西交融,都在这世界家园中沉淀蕴育、完美融合。 19世纪中叶,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鼓浪屿逐渐成为各国居民的居留地。通过本土居民、还乡华侨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居民共同努力,鼓浪屿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现代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也成为活跃于东亚和东南亚一带的华侨、精英的理想定居地,体现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现代人居理念。 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等英国顶级“资料库”里,珍藏着大量上世纪居住在鼓浪屿的英国传教士的手书信件、日志;一个半世纪前,美国传教士Rev. Talmage牧师,在鼓浪屿第一次向中国人推广闽南话白话字,用罗马拼音字母来书写闽南方言,教当地人拼音识字;岛上900余栋历史风貌建筑,许多有着浓烈欧陆风格,罗马式圆柱,哥特式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浮雕,门楼壁炉、阳台、钩栏、突拱窗,洋溢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从鼓浪屿兴起的厦门装饰风格新建筑运动,成为文化影响融合最突出的证明…… |
相关阅读:
- [ 07-09]东西方文化在此汇聚:厦门鼓浪屿成功申遗
- [ 07-09]“鼓浪屿”申遗成功 为我国第52处世界遗产
- [ 07-06]销毁假烟净化琴岛消费环境 鼓浪屿销毁假烟6200包
- [ 07-06]鼓浪屿销毁6000多包假烟 有些烟连品牌名都是虚构
- [ 07-04]世遗大会在波兰开幕 鼓浪屿申遗迎来最后冲刺
- [ 07-02]厦门:持工会卡参观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享5折门票
- [ 06-30]厦门市鼓浪屿街道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拉开帷幕
- [ 06-30]明起厦鼓市民航线实行实名制 市民过渡鼓浪屿得“刷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