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1小时接力 救回病危小伙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护士长陈培英是836名院前急救志愿者之一。她在去年冬天,成功帮助120急救人员从死神手里抢回一名20多岁男青年的生命。 2016年11月初的一天晚上8时左右,在禾祥西路沃尔玛商场的二楼的收银处,正等候结账的男青年小陈忽然—手扶着货架,踉跄后退,两眼一闭,仰倒在地。他的妻子听到喊声,跑过来想扶起丈夫,但丈夫已经不省人事。此时,陈培英刚好也在超市买完东西准备排队买单,她距离小陈3米左右,看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冲到小陈身边。在第一医院考评JCI时,陈培英曾参加过规范的心肺复苏培训。她伸手向小陈的颈部动脉探去,发现已没有了搏动。获悉他有先天性心脏病,陈培英马上对小陈进行心肺复苏。当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没有过多考虑,陈培英毫不犹豫地口对口为小陈吹气。 后来,中山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郑亚荣也加入了这生死救援的行列。 几分钟后,120急救车赶到,120医护人员从她们手中接过生命的接力棒,120急救医师寇鹏飞在车上持续为小陈进行心肺复苏,维持大脑和重要脏器的血供,直至医院急诊室。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经过治疗,小陈终于恢复自主心跳,整个抢救过程不到1小时。 这次成功的急救经验,促使陈培英在去年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120的院前急救志愿者。“如果我们能有专业的院前急救志愿者培训,不仅可提高患者存活机会,对心脑的损坏也能降到最低,这是很关键的。”她说,“急救的对象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们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她长时间在临床工作,明白“抢救无死角”的重要性,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黄金时间就只有几分钟,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就下降10%,院前急救志愿者的及时施救能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希望全社会都能普及这项工作,任何时候,都能对突发状况做出及时反应,保障百姓生命。 “能在班外时间,继续使用专业的急救知识尽可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既能体现我们的职业价值感,也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快乐。”陈培英很认真地说。
|
相关阅读:
- [ 06-20]集美志愿者走进幼儿园 寓教于乐宣传垃圾分类
- [ 06-20]集美志愿者父亲节走进老年公寓 送上别样祝福
- [ 06-20]厦门市十所高校选拔志愿者服务保障厦门会晤
- [ 06-18]人道于心博爱于行 两岸红十字志愿者共话心声
- [ 06-17]厦门财政出资为50万注册志愿者上保险 最高可获赔44.8万元
- [ 06-16]选拔十佳礼仪教员 厦门市7月起培训志愿者
- [ 06-15]集美百名志愿者做海岸线守护者
- [ 06-14]让旅游志愿者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