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海沧再添国家级两岸交流基地 升级对台交流平台

2017-06-20 07:38:38林岑张珺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现场

石室书院内设有古琴、香道学习展示区

石室禅院一角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岑张珺)正值第九届海峡论坛举办之际,经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与海沧区石室书院在石室书院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18日在海沧石室书院举行了授牌仪式。石室书院成为厦门第二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无独有偶。2011年10月29日,同样位于海沧的青礁慈济宫被国台办批准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基地优势作用下,青礁慈济宫成功举办十届保生慈济文化节。

在专家学者看来,时隔6年,“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再度相中海沧,足以见得海沧作为对台交流“桥头堡”的角色日益凸显,海沧对台交流日渐热络。

叠加多种优势 打造基地创新模式

位于海峡西岸的石室书院不仅拥有语言同、习俗同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如今更是聚集了前所未有的学术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高端人才荟萃、研究实力雄厚、精品力作迭出,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指导台港澳研究中心与石室书院一起,认真做好基地规划及建设工作,努力打造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创新模式。

站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一新起点上,石室书院院长助理陈延鑫踌躇满志。他表示,石室书院将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平台,有效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和丰富的学术资源,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民族文化、闽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厚植两岸同胞精神纽带,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

陈延鑫说,下一步,石室书院还将结合海沧耕读文化,定期开展香道、茶道、中医药文化等两岸交流活动,吸引更多两岸青年参与。

依托两家基地 升级对台交流平台

步入位于海沧的另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青礁慈济宫,811级台阶的岐山之巅,保生大帝悬壶济世,慈爱的目光注视着海峡对岸。山脚下,香烟袅袅,人头攒动。

作为保生慈济文化的发祥地,海沧依托青礁慈济宫这一载体,已成功举办十届保生慈济文化节。与此同时,青礁慈济宫多次组织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门、澎湖和台湾本岛巡游,超过100万人次台湾民众热情参与响应。不难窥见,青礁慈济宫的基地“溢出效应”日趋显著。

“海沧连续三年举办乐活节、汉字节,已成为国台办重点对台交流项目,两岸参与民众2000万人次。”海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沧是全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肩负着“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海沧致力于打造“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在文化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彰显了台商投资区的独特魅力。

“我们将依托两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对台民间交流,着眼于打造海峡两岸同胞增进认同、加强合作、密切感情的新平台。”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沧将以此次基地授牌为新起点,构建两岸合作交流的活跃平台,建设两岸同胞融合的新家园,谱写两岸文化交流新篇章。

新闻背景

石室书院:

人文底蕴深

交流活动多

古木盈翠,静谧幽雅。创建于公元686年的石室禅院,是闽南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位于院内的石室书院成立于2016年4月,书院内设有古琴、茶道等学习展示区,格外典雅别致。

其实,石室书院也有它“动”的一面。去年10月,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在此举行,两岸茶人同台竞技,相互交流,切磋茶艺,通过茶文化的纽带,促进两岸交流融合。

“石室书院在两岸交流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将其设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实至名归。”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石室书院承办了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两岸乐活节、两岸国学院长论坛、海峡佛医会议等丰富多元的两岸交流活动,在两岸民众间反响热烈。

“明代开始,石室禅院附近就有著名的华圃书院和文圃书院。”海沧区文史专家廖艺聪告诉记者,如今,书院内凝聚了海内外各大知名院校的教授、专家学者,开展各类文化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对于推动两岸携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