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热情为问路游客指引路线
火车站南广场志愿服务驿站结合位置特点设计成“火车头”造型
湖里公园志愿服务驿站位于公园的西门口,大厅可供市民休息、泡茶使用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今后,不论是在机场、火车站、长途车站,还是在景区、公园、医院等公共场所,您都极有可能遇见“志愿服务驿站”。这是市委文明办在全市开展的百个志愿服务驿站迎宾行动,为了迎接厦门会晤的到来,更好地服务往来宾客。
“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理念共识。”市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遵循节俭务实原则,百个志愿服务驿站在原有阵地窗口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不再另行规划建设。通过驿站整合社会资源,凝聚队伍人员,设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之成为厦门会晤期间厦门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城市文明形象的推广中心、扩大社会参与的有效载体、市民奉献爱心的集散平台。
为了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驿站的整体形象,发挥驿站在提供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方面的积极作用,市委文明办专门制定下发《厦门市志愿服务驿站规范化建设运行方案》,统一建设标准、明确职责分工,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志愿服务驿站规范化提升运行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100个志愿服务驿站选点已经确定,分布于全市岛内外的主要交通枢纽、商业中心、旅游景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这100个志愿服务驿站提供休息、饮水、充电、咨询,乃至应急药品、零钱更换等“保姆式”便民服务,成为城市中的“暖心小屋”,彰显城市文明底色。
现状 驿站“新装”升级,进入试运行阶段
去年7月,福建省首批“志愿服务驿站”示范点公布,厦门火车站南广场、中山路、鼓浪屿、湖里公园、禾山街道、长庚医院六个点成为第一批省级“志愿服务驿站”示范点。这六个点也率先换“新装”升级亮相。
位于火车站南广场的志愿服务驿站设计结合位置特点,充满厦门元素:“火车头”造型,蓝色基调,彩色的市鸟白鹭与手的结合,代表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据了解,各站点按照统一部署要求,在前期完成了硬件改造、志愿服务团队对接、服务项目设计等工作。本月,岛内外的一百家站点进入试运行阶段。
除了形象全新亮相,服务也跟着升级。据了解,除了继续提供免费饮水、手机充电、义务咨询等服务之外,各驿站开放运行时间由原先不定时规范为原则上每天运转。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期间,统一佩戴志愿服务标志,并按照计划要求提供志愿服务。
未来 让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常驻身边
“志愿服务驿站在试运行期间,要主动听取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单位、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善于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志愿服务驿站的良性运转。”市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以后,百家志愿服务驿站就将进入常态化运转,还要不断完善提升。
在提升标准上,各站点将遵照“六个统一”进行完善提升——统一的驿站标识、统一的基础配置、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常规项目、统一的运作模式以及统一的服饰装备。此外,结合岗位要求,各站点还将积极开展志愿者岗前培训,重点加强志愿者礼仪规范及简单英语对话培训工作。
统一中也体现着“个性”。据悉,部分站点将在外观融入体现区域、行业特点的图案标识;结合站点地理位置、志愿者及其组织单位实际情况策划一些具有站点特色的服务项目,如景区导游、义务诊疗、垃圾分类、共享单车文明骑行引导项目等。
据介绍,接下来志愿服务驿站将作为固定阵地,深入持续开展信息问询、应急救援、文明倡导等志愿活动。坚持短期效益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既有效服务厦门会晤、提升城市形象,又要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市民群众生活习惯、常态长效,让志愿服务常驻市民身边,成为厦门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亮点速写】
火车站南广场志愿服务驿站:
受帮助后
他也成了志愿者
驿站门前的桌上放着饮水机、一次性水杯、手绘地图、排插等,墙上挂着厦门地图、公交线路图、旅游客运航线航班时刻表,屋里还有应急药箱、雨伞、针线包……位于火车站南广场的志愿服务驿站中的一切物品,都是为了服务需要帮助的人而存在着,当然主角还是驿站里的志愿者。
常驻在这个驿站的是厦门晨曦志愿者服务队,王世伟是队长,也是驿站的站长。他深刻记得,2015年3月29日是服务队正式入驻驿站的日子。除了2016年正月初一那天,驿站“从未关过门”。他对驿站实行“企业式”管理,每天上下午都务必保证有人轮值,全年无休。目前全站有40多名志愿者,能参加固定轮值班的20多人。
一年一度的春运是驿站最繁忙的日子,每天从早上不到8点到晚上8点,过往的市民、旅客总能在这里找寻到温暖。王世伟形容每年的那段时间“就像打仗一样”,十几个志愿者同时开忙,每天服务上万人。为了方面旅客用热水,他们总结出“让水更快烧开的诀窍”;许多旅客要吃泡面,志愿者们就在驿站门前支起帐篷供使用。
虽然辛苦,志愿者们还是很享受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不少志愿者已经跟王世伟一起做志愿服务七八年,服务久了就能容易判断出旅客需求,服务成了“主动出击式”:焦急茫然的可能是丢了东西,左顾右盼的可能是找人或问路……志愿者碰到这些,便都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助人为乐的快乐因子还在不断扩散,王俊卿就是一个受到感染的志愿者。他曾经在这里被帮助过,如今也成了这里的志愿者。王俊卿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来驿站时手机没电了,在这里遇到的志愿者是一位热心的退休大姐,与大姐的聊天让他深受触动,他觉得,退休的人尚且这样有爱心,年轻人更应该付出,于是也申请成为志愿服务驿站的一员。他还说,他的一位朋友听闻之后,也想来做志愿者。
湖里公园志愿服务驿站:
驿站虽小
能使公园充满生机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饮水机,充电线。一个可供放松的场合,一个避暑挡雨之地。湖里公园志愿服务驿站,这么个不大不小的“休息室”,正静静地敞开房门,在公园西门等待着服务过往游客们。只要有人走进其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就会端上一杯热水,风雨无阻。此外,这里还有在别的驿站很少见的小“图书室”,每天最新的报纸和各色书籍,等着游人们取阅。
“驿站不起眼,但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就无比重要。”从去年九月驿站设立至今,李方秀就一直在这里当志愿者,现在担任副站长一职。一杯热水暖人心脾,一次充电解燃眉之急,她告诉记者,这些事虽小,却能让游客们的一次游览更加顺畅。那是在端午节前,一位游客从莆田带患有帕金森的父母,前来湖里公园游玩。由于设施不全,游客想推着轮椅先带父亲一起,随后再来驿站接母亲。驿站及时提供了轮椅供游客使用,省却了他的来回奔波,更让他有充足时间欣赏公园景色。
每个月,湖里公园驿站都会组织两次“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分为洁净家园、环境保护、广场文化三大类,从不同角度扮靓湖里公园,让这片附近居民喜爱的地方更美丽。大半年过去了,一次次的活动,让李方秀和公园内的工作人员都相互认识。许多保洁工人也经常走进驿站,喝上一杯水,和她拉拉家常。
真正发挥“驿站”功能的,则是湖里公园驿站提供的平台作用。通过在网上发布信息,与志愿者团体和活动主办方进行对接,驿站参与牵线、组织了多场大型文体活动。从街道到社区层面,诸如元宵节灯会、公益嘉年华等活动,都吸引了许多附近居民共同参与。
大半年前,李方秀还是一名办公室白领,不爱接触陌生人。如今,她已经能独当一面组织活动,每天也在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她告诉记者,是驿站的工作改变了她,让她的生活色彩从此多了一抹“志愿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