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正文
分享到:

两岸宗亲海沧行寻访祖地 重温家训展示“家国情”

2017-06-16 16:5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来自台湾的120多位宗亲代表和30多位文化界人士莅临海沧深度考察

东南网6月16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刘玮)今天上午,“第九届海峡论坛•传家训、振家风——两岸宗亲海沧行”系列活动在厦门市海沧区启动。活动包括厦门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开馆典礼、青礁开台文化公园奠基仪式、“家国情”海峡两岸艺术展、“传家训 振家风”论坛、两岸宗亲进村居等系列活动。在“传家训˙振家风”两岸宗亲海沧行系列活动中,来自台湾的120多位宗亲代表和30多位文化界人士莅临海沧深度考察,体验中华传统家训文化,并就传承美好家训、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家庭建设等内容展开探讨。

重温家训文化 两岸艺术展示“家国情”

重温家训文化是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举办的“家国情”两岸艺术展中,参展艺术家包括了来自宝岛台湾的杨丰诚、李振明、萧巨昇、黄智阳、廖美兰、林洪钱,大陆艺术家佘国富、陈胜凯、浦均、郑强等两岸名家。本次展览共征集了六十余件书画及十件雕塑作品,书法作品中抄录了如《颜氏家训》选段以及郑成功、林则徐、丘逢甲、连横等名人的诗词精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爱乡、勤劳自强、好学文明的优良品质。两岸艺术家们通过参展作品表达家国情怀,展现了艺术家个体对国家民族和亲友民众的深情大爱,以及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文化昌荣的理想追求。

海沧青礁开台文化公园今日奠基

寻访宗亲祖地 开台文化公园寄托两岸情

寻访宗亲祖地是本次“传家训 振家风——两岸宗亲海沧行”活动的主要内容。两岸嘉宾组团深入海沧,探访开台王颜思齐的故里,领略海丝历史文化重镇—沧江古镇的厚重历史,了解海沧陈氏、张氏、颜氏、周氏先祖迁播宝岛,造福乡梓的故事。同时参加青礁开台文化公园的奠基仪式,开台文化公园是在海内外颜氏宗亲、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两岸亲情的载体,它将是一个寄托两岸情感的归宿。

来自台湾的李佩珍老师原来是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发展研究基金会规划师,来厦门就业生活的她如今不仅是海沧区美丽乡村的建设顾问,更是青礁村的主任助理。她在奠基仪式现场激动地说到:“因缘际会来到厦门海沧三年了,当时在青礁村院前社梳理文史之际,大家都说祖上来自山东,这真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我祖籍也正是山东啊!今日,奠基仪式顺利举行,培土的那一刻,我在台上手持麦克风,高声的说道“祈求吾祖,右启后贤”的那一瞬间,心情的激动真是难以言喻了。”她还告诉记者“颜思齐”这位在台湾通史列传中的第一位人物,史料记载是第一位带著泉漳人民有组织大规模的进入台湾开垦。今年二月,青礁村开启“开台文化公园”的筹备。在短短的四个多月中,颜氏宗亲奔走金门台湾,加上侨界同胞的热情响应,共募集了两百多万元的民间捐款。

两岸嘉宾参观青礁村院前社

参观青礁院前 分享“爱拼敢赢”创业故事

两岸嘉宾还参观了闽台生态文化村——青礁村院前社。院前社始建于北宋时期,这里面朝大海,背倚青山,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嘉宾们一进村口就闻到了刚出炉的凤梨酥所发出的香味,这香味正是从院前社与台湾凤梨博士黄来裕合作开办的凤梨体验馆中飘出。嘉宾们循着香味在体验馆中排起长队,轮流品尝着仍带有余温的凤梨酥,尝过的嘉宾纷纷伸出大拇指为之点赞,称其美味不亚于台湾凤梨酥。

随后,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陈俊雄在青礁芦塘社区书院分享了院前社“爱拼敢赢”的创业故事。自称没文化的陈俊雄,羡慕读过书的人,他喜欢跟有文化有见识的人相处,讨教改变村庄的办法。他带着一群原本是混子的小年轻,成立合作社,开始各种改变村庄的尝试。只一年,这个原本要拆迁的村落变成有两万多游客前来的“世外桃源”。陈俊雄说,他的梦想是让村子变得更漂亮,让村民变得更有钱。

 

台湾著名国学和西方文化大师、政治活动家、朱熹第26代嫡孙朱高正

活动预告

据了解,在明天举行的“传家训 振家风”论坛上,台湾著名国学和西方文化大师、政治活动家、朱熹第26代嫡孙朱高正;《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的作者,台湾著名诗人、作家、媒体人杨渡;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兼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张志强等两岸专家学者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家训,振兴家风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论坛将邀请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杨毅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获奖代表张其成等嘉宾出席,重量级嘉宾的聚首有望就新时期两岸如何携手传承家训,振兴家风碰撞出不少思想火花。

 

两岸嘉宾参观青礁村院前社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