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 正文

同安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物质文化遗产扎堆亮相

2017-06-12 23:58:54余雪燕 陈嘉新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物质文化遗产多

同安三面环山,南襟大海,与金门一衣带水,古来就是钟灵毓秀、文化昌盛之地。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桐屿山商周文化遗址、西汉许濙驻师的营城、隋唐兴建的梵天寺、五代创建的文庙、北宋建造的婆罗门佛塔、元代修建的五显第一溪桥、明代筑造的沧江坝、清代树立的绩光铜柱坊、民国时期的同安钟楼,件件实物,不仅见证了3000多年的沧海桑田,也闪烁着古城千年的风华。

山川毓秀自是地灵人杰、学养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城同安涌现出了无数贤达。北宋钟表鼻祖苏颂、南宋理学家朱熹、明代理学名宦林希元、清代民族英雄陈化成、近代海军将领吕纬堂、文字改革先驱卢戆章……无数先贤的辉煌业绩为同安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厚重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成就了同安“文教昌明,海滨邹鲁”的美誉。

上世纪80年代,同安县首次开展文物普查,并编印《同安文物概览》汇集文物精华;2008年,同安又一次对区境内文物进行全面、规范的调查和复查,至2012年编撰成《同安文物大观》一书。书中收录了近500处同安文物古迹,分为名人邸宅、祠堂家庙、寺庙宫观、古墓葬、陶瓷窑业等13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同安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