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财经资讯 > 正文

安踏体育(02020)发布2016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17-05-29 17:43:58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5月29日厦门讯 5月26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发布了以“助人•同行”为主题的2016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简称“ESG报告”),这是安踏自上市以来正式发布的第二份ESG报告。该报告披露了安踏在中国主要运营点(店铺)于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理念、相关举措和表现。

据悉,2016年安踏实现营收133.4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23.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9%。安踏的成绩源自明确的战略规划,以“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来实现对消费者的“全覆盖”,持续提升管理多个品牌及零售营运的能力。

“企业扩张和营收增长显然不是安踏的唯一目标,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政策对公司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将‘成为中国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受人尊重、并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体育用品公司’写入企业愿景中。因此,安踏把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理念、相关举措和表现,编制成ESG报告,旨在展示如何透过业务发展来回馈社会。”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林战表示。

坚持追求绿色低碳发展,彰显企业公民责任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上,碳排放问题居于前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全球的责任。为此,安踏委托专业顾问公司低碳亚洲依据受认可的标准进行碳评估,同时邀请独立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持有者沟通和重要性评估,加强此报告的内容完整性和客观性。

据了解,安踏2016年整体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去年持平,但碳强度下降了大约11.1%,主要是由于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使用比例提高了36%,而高碳能源燃煤及柴油的消耗分别较去年下降了82.9% 及68.2%,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安踏的发展与“人”一直密不可分,安踏为集团员工提供有归属感的环境,以及有安全感的待遇和有尊严感的权利,让安踏多年的流失率始终维持稳定水平,能够有效留住人才;在环保计划方面,安踏还持续量化减碳措施的实施水平,扩展落实ISO14001 环境管理系统至供货商,并将持续对各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视,透过创新方式发掘更多降低原材料需求的可能性。

致力打造科技环保装备,推动全民绿色健身

当然,安踏的低碳环保理念更是在其产品上也得到体现。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安踏作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为中国奥运健儿打造领奖装备“冠军龙服”,该领奖服含有多项科技环保元素——材料来源于杜邦生物科技,是可再生能源的聚酯纤维环保材料;经纱使用了由可乐瓶回收制成的再生纤维,纬纱来自以植物为原料经过生物科技改造而成Sorona(R)纤维。整个面料生产过程,使用回收水,运用节能染色技术,无氟环保树脂,无溶剂复合全过程低碳环保生产,符合当今世界环保理念。

不断的提升产品品质,并为业界制定了更高的行业标准,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安踏在全面使用无苯胶的基础上,提倡广泛使用水性胶,最大程度减低有害化学物的使用。同时,安踏还拓展新型环保物料的使用,减少对传统衣料的依赖,为服装生产开拓更多环保的可能性。

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安踏在去年积极举办一系列体育相关的社会活动,包括与极限运动员陈盆滨举办“挑战100”活动、连续八年赞助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践行“只管去踢”的足球战略以及每年两次全国性的大学生篮球联赛等等,这些体育活动旨在提升大众对运动的认知,提升国民体质,以达成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

林战表示:“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导品牌,安踏有义务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回馈社会,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安踏在发展企业、在生产及销售产品的同时,最大程度减低对环境的影响,并坚持为股东、雇员、小区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创建长远价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