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出活力 “以前办证起码需要十天半个月,现在最多3天就搞定了。”在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内等候领取执照的陈先生是一家代办机构的工作人员,长期的工作接触,让他成了自贸试验区行政效率不断提速的最直接见证者。 2015年3月26日,厦门率先实施涉及工商、税务、质监三大政府职能部门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码”,从而实现“三证合一”。此举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据悉,在厦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三证合一”这项制度创新于2015年6月1日起在福建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复制。 继“三证合一”后,厦门自贸片区又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贸易的便利化,被评定为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据厦门怡中报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昌读介绍,改革前,散货拼箱业务属于二线报关,即在单票货物进来后,整个柜子还要向海关再申报一次,也就是在海关系统需要重复录入两次,“由于录入时都是人工操作,每个人打字又都可能会出现差错,所以以前我们录一份单子,一个货柜一般就需要四五十分钟,时间长、效率低,我们的报关员还要经常加班。” 在厦门自贸片区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后,报关企业开始采用“一单两报”,即通过系统直接导入数据,这样就有效降低了出错率,时间也大幅缩短。“现在再录一份单子,只要四五分钟就搞定了,比改革前至少节省半小时。”陈昌读说。 记者了解到,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厦门自贸片区着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整合关、港、贸资源。2016年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逐步完善,口岸核心业务均实现“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平台报关比例近100%,报检比例100%,比率居全国首位。 简化流程的“减”法改革带来了市场的活力。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厦门自贸片区累计引进企业2.5万多家,注册资本4200多亿元。经第三方评估,厦门营商环境排名在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一周年时从全球第61位(2015年)提升至49位(2016年),在两周年时又提升至40位(2017年)。 |
相关阅读:
- [ 04-19]厦门外贸电子钥匙办理“最多跑一趟” 优化营商环境
- [ 04-18]厦门自贸片区持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打造国际营商环境
- [ 04-01]厦门同安首创纳税人体验区 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 [ 03-24]厦门湖里全速推进片区建设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 03-23]3位外国专家获颁“白鹭友谊奖” 点赞海沧营商环境
- [ 02-01]重点项目建设争分夺秒 提升同安人居和营商环境
- [ 11-30]厦门市举办巾帼文明岗服务营商环境培训推进会
- [ 10-27]厦门集美积极打造国家级生态区 提升宜居、营商环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