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东旭(右)从北京受奖归来。陈彦臻 摄 厦门边防支队曾厝垵边防派出所副教导员季东旭: “24小时在线” 守卫百姓安全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璐 通讯员 薛剑)从“草根”成长起来的普通民警,到作为全国优秀警察代表进京受奖,季东旭把这次的荣誉当做一种鞭策自己“再出发”的激励———挑战更多困难,为自己身着“橄榄绿”的生涯不断添上浓墨重彩。 改变理念重视关怀服务 “越努力越幸运。”总结自己的成绩,季东旭说,他总是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这名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曾在五年换了6个单位,最后一个才是现在所在的曾厝垵边防派出所。 2009年,季东旭从宁波海警学院毕业,经过分配,来到了漳州的列屿。那是一个“除了黄牛,就是牡蛎壳”的地方,8人组成的边防派出所管着1500人常住的区域,清闲得只适合养老。这对季东旭来说,就像是泼了盆冷水。 在一次演讲比赛,季东旭一举拿下分县局的第二名。原本只是被领导安排去“凑人数”的他,书写了一次“不可能”。 之后,从漳州到厦门,从厦门的小所到一级公安派出所,季东旭从未停下努力的脚步。2014年10月,刚踏足曾厝垵边防派出所的季东旭,只是曾厝垵文创村的社区民警。他大胆提出了三年工作计划,一改老理念,主攻警务文创、关怀服务。事实证明,季东旭是成功的———曾厝垵文创村的年接待客流量从他刚接手时的400万人次到如今的1300万人次,而在重大节假日刑事案发率却连续两年为0。 安防利器守卫百姓安全 “他是身上穿着警服的百姓,他是心中装着百姓的警察”。在曾厝垵文创村,想找到季警察很容易,他是一个“24小时在线”存在的人。 曾厝垵文创村的商户小张说:“遇到困难,只要在微信上留个言,季警官一会儿就能出现在你身边。”在有逾1600个商户的曾厝垵文创村,季东旭“向科技要警力”,把技防融入文创村的每一个角落。 在季东旭的推动下,曾厝垵文创村警务室引入“人流量监测预警”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一批国内领先智慧警务载体,并连入1779个监控探头构成“天网”,守卫百姓的安全。曾厝垵的不少商户还安装了“一键式”报警器,这也是季东旭在文创村推广的安防利器。有一次,两名窃贼窜到文创村一家珠宝店实施盗窃,女店员偷偷按下“一键式”报警器,仅仅一分多钟,民警就赶到现场将两名窃贼抓获。 善用网络实现多元治理 季东旭还创建了多元治理模式。曾厝垵文创村流动人口密集、商圈构成复杂。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管得住、管得好?季东旭在创建爱民固边文创村过程中,推动成立村民业主委员会、商家文创会、公共议事理事会等社会自治组织,成了政府与商家、村民之间的黏合剂。 有时,群众到警务室的求助每天能超过100起。为了高效解决问题,季东旭特地建立了一个联动群,拉入村中的商家店主,一有事情便启动网络联动。今年2月12日晚,文创村微信群里,有个商户向季东旭反映某家商店附近“有个小偷”。五分钟后,民警抵达现场,那名小偷已不在原地。但随后通过微信群的“联防接力”,10分钟后,商户们组成的“线人团队”协助民警一起,找到并抓获正试图再次下手的小偷。 季东旭还运营微信公号,让文创村的商户们第一时间了解村里的警务动态。 |
相关阅读:
- [ 05-20]厦门警察获全国表彰 | 古田派出所受国务院表彰
- [ 05-20]厦门警察好样的!两个集体、四名民警获全国表彰
- [ 04-25]厦门警察赴南非教出一群“洋弟子” 回厦后首度分享经历
- [ 04-05]老人扫墓突发心脏病 厦门警察背200米送其上急救车
- [ 01-16]厦门“亮灯警察”陈清洲登上央视《焦点访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