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间:给需要的人一盏明灯一点温暖 沿着沙坡尾一处蜿蜒的小巷子往里走,“路灯计划”就在巷子的尽头。一间老旧的厂房前摆着一张黄色长椅,旁边种着一埔小花。门的位置被刷成橙色,就像一束暖灯光从头顶洒下来。在这个完全自由的空间里,你可以自助地烧水泡茶,拿起书本读一会儿,在留言簿上记录你的感触,又或者,只是静静地坐着歇歇脚。 “无论在什么时候,给需要的人点亮一盏灯,带去一点温暖。”邵东强说,这个简单的想法,是“路灯计划”设立的初衷。 去年,台风莫兰蒂肆虐厦门的那个夜晚,整个城市如一叶孤舟陷入狂风暴雨中,面对着眼前黑暗的城市,邵东强萌生了打造“路灯计划”的想法。他希望这 样一个共享空间能像黑夜里的一盏灯,给人带去光明和温暖。 说干就干,邵东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寻找场地,筹集经费,设计施工,硬是把沙坡尾一处连屋顶都没有的废旧厂房,改造成了整洁舒适的共享空间。 事实上,这已经是邵东强在厦门打造的第三个共享空间了。 2013年,海军退役的邵东强做起了小生意,他在厦门大学路租了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自住,但因为常有战友和朋友来访,个人的小空间渐渐变成了这波朋友共同的空间。 “最开始我给大家配了钥匙,后来又托邻居代为开门,到最后,发现这些都太麻烦了,干脆就不锁门了,让这里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陌生人都可以进来歇脚泡茶,只要收拾干净就好。”邵东强说,这是他的共享空间最初的雏形,他把它命名为“巢”。 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契机,让共享空间的想法一发不可收拾。这之后,因为 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场所有些不够用,邵东强又租下了另一个更大的空间,设立起了“理想家的家”,如今,三个共享空间的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 从无到有,邵东强说自己一开始并没有共享空间的概念,“起初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是为了满足一群人的需求,现在我想让更多人共享这种需求,我希望这个‘更多人’没有范围,面向整个社会。”如今,邵东强已经慢慢从前两个空间抽离出来,专心打造“路灯计划”了。他说,之后的他也会离开“路灯计划”,他只是为共享空间埋下了一颗种子,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加入进来,让这种基于信任的共享扩散出去。 |
相关阅读:
- [ 04-19]厦门600米长火炬东路十几年没装过路灯 夜间漆黑难行
- [ 04-19]厦门路灯改造人行道上地砖被“破开” 回填应及时
- [ 04-06]33年修装路灯超过十万盏 走街串巷为百姓送光明
- [ 03-15]被当路灯架惨遭“捆绑” 厦门行道树遇上“花式虐待”
- [ 01-05]“量身定制”20盏路灯照亮同安农村孩子放学回家路
- [ 01-05]陈清洲:执着奔走为平安点亮路灯
- [ 12-28]海沧滨湖北三路车辆多路灯昏暗 行人没有安全感
- [ 12-19]陈清洲:执着奔走为平安点亮路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