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同安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打造“高山党校”品牌

2017-03-24 10:28:09吴耀东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去年,“莫兰蒂”台风过后,同安区委组织部向该区党员干部发出号召,576支党员救灾队伍先后成立,共同投身灾后重建工作

2016厦门(同安)首届国际朱子文化节暨厦门(同安)朱子书院开院仪式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约10万民众共同参与吕厝“送王船”活动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耀东)昨日,同安区召开组织、宣传、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工作并部署今年工作。去年,在同安区委的领导下,同安区组织、宣传和统战部门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富美同安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安区委书记黄燕添在会上对三个部门的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他表示,做好今年的组织、宣传和统战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家一定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作风,锐意创新,务实苦干,奋力开创同安组织、宣传和统战的政治工作新局面,为富美同安赶超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组织工作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

昨日会场上的2017同安区委组织部工作报告格外引人注意,因为会议材料上印有二维码,与会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报告解读动画和图文。扫码读报告,同安区委组织部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扩大组织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这种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同安区的组织工作中处处可见。去年,同安区委组织部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今年,同安区在组织工作上将聚焦主责主业,注重精准科学,为“富美同安”赶超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打造“高山党校”品牌

位于莲花镇军营、白交祠村的“高山党校”已经成为同安区组织工作的一个品牌,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众多重量级媒体的关注。“高山党校”作为全省首个边远山区党校教学点和市区“两学一做”教育基地,自去年成立以来,已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辐射吸引党员群众2万余人前来参观学习考察。

这种“党校办到高山上,教授请到家门口,学员深入田间头”的学习教育模式,是同安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学习的成果在去年抗御“莫兰蒂”台风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同安区委组织部向该区党员干部发出号召后,576支党员救灾队伍先后成立,党员干部纷纷冲锋巡查值守、灾后重建第一线,诠释了合格党员的责任担当。

今年,同安区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继续打造“高山党校”特色品牌,在全区开展党支部基本建设年、“百村千支大走访”、“服务金砖党员先行”、“我为富美同安献一策”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大局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强化一线用人导向

“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去年同安区结合换届调整交流处级干部145名。在干部交流调整力度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去年的换届风气满意度测评却高达100%,许多基层干部群众评价去年换届“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空气清新、政治清明”。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换届过程中,同安区委组织部首次牵头联合纪检、政法、统战等18个部门开展人大代表建议人选、政协委员候选人考察审查工作。

一线用人导向在此次换届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提拔领导干部具有镇(街)基层工作经历、长期在重点项目征拆一线的占到76%,队伍活力不断增强。此外,去年同安区还选派123名干部到重点工作一线挂职锻炼。

今年,同安区在干部管理考核上继续发力,将出台《同安区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和区直部门领导班子实绩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方案》,差异化抓好实绩综合考评;制定一线考察干部的具体操作办法,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全面推进基层党建

党建富民强村卓有成效

去年,同安区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下大力气打好“党建富民强村”攻坚战,突出“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美丽乡村建设”三大板块,所有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今年,同安区将抓好城市基层党建,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统筹起来,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持续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大力推进股份合作试点改革,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开展“好搭档”评选,并把整治“村霸”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非公党群阵地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基地美亚柏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

同安区将以信息技术促进基层党建新提升,大力推广“互联网+党建”做法。除了扫码读报告外,还将加快推广“厦门党建e家”平台,创办“银城党建”微信公众号,并加强村居主干微信工作群引导监督管理,把线下教育动员和线上线下交流结合起来。

加大人才工作力度

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新一批同安区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首批民俗文化人才评选结果即将公布。据悉,此次同安大幅提高区级人才待遇,拔尖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津贴由原800元、500元分别提至1600元、1000元,津贴标准提至全市各区最高。

今天的同安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工作被定位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银城113”人才计划总纲基础上出台教育、卫生、旅游等人才引进和培育细则;加大教育、卫生、社工等民生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做强做大人才创业园,精准引进重点、新兴、特色产业“高精尖缺”创新创业人才;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千年古城民俗文化人才和现代化农业产业人才,为“富美同安”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水平

市对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市对区文化产业绩效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市第二,2016年,同安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项工作有声势、有力度、有提升,硕果累累。

今年,同安区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突出服务保障厦门会晤,着力抓好思想教育和理论建设,着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艺繁荣发展,为开创富美同安赶超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搭建宣传平台

传播正能量

上周,央视《每日农经》栏目组还在同安进行了为期5天拍摄——去年以来,同安加大了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对接主流媒体,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20余家央级媒体上共推出近百条次报道,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创新治理、高山党校“两学一做”、村村通公交建设、工业社区建设等典型做法被央级媒体报道,为同安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同安区十分重视正能量的宣传。在抗御“莫兰蒂”台风期间,在市级以上主流报纸刊发报道74篇、通过广播、电视播报新闻103条、在相关网站发布信息648条,为稳民心促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融媒体”的概念在宣传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去年,同安区积极构建大宣传平台,整合网站、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加大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利用,打造新闻信息即时发布平台,并利用微信朋友圈形成矩阵式传播。同安区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统一的宣传阵地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宣传阵地的管理做出具体规定,并统筹各镇街、各部门的微信工作群资源,建立全区性微信工作群。

同安区还举办了全市首个区级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有效提升了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新闻发布水平。

同安区将继续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营造立体化宣传格局,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形成矩阵式传播。此外,同安区将举办微信使用及管理培训班,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深化文明创建

当好金砖东道主

去年,同安区制定区级市容管理考评机制,在全市率先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开发运行“同安区智慧市容管理考评平台”、“同安区文明卫士”电子督查平台,实现对镇街和职能部门进行量化考评。通过开展示范街建设,以点带面实现城区“门前三包”全覆盖。在去年10月全市“门前三包”专项考评中获综合成绩第一名。

同安区创设“银城文明引力波”品牌,推出“银城文明引力波”系列活动,如开展基层巡讲、组织文明来斗阵基层巡演、设立奉茶驿站,开展“遵守八不规范,做文明公民”宣传活动。在“莫兰蒂”台风后,同安区又团结首批25支志愿服务队组建“920·就爱您”志愿服务联盟,目前“联盟”旗下共汇聚了47支志愿服务团队7022人。

今年,同安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将与厦门会晤相结合,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驿站,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区文明办、城管办整合改革工作,不断完善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

建设文化强区

彰显文化底蕴

去年,同安区建成了全球首座实质性运行的朱子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朱子文化节、珠光禅瓷文化节、开闽王文化节、孔子文化节、纪念苏缄诞生1000周年、纪念朱熹诞生886周年、苏颂文化节等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提升了同安对外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

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同安区编辑出版了《同安非遗典藏》等2本非遗书籍,并指导锡雕技艺、酱油古法酿造等项目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目前该区共有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省级非遗项目、14个市级非遗项目及19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同安区还在同安影视城成立农民画创作展示交流中心,进一步传承发展同安农民画。

同安区还成立了区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幅及占GDP比重增幅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二。

今年春节元宵期间,同安区共开展区级大型文体活动30项,镇街活动39项,村居活动155项,参与群众43万余人次,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今年,同安区将重点推动华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珠光青瓷和农民画展示区,推动珠光青瓷和农民画形成产业;围绕历史文化街区、北辰山民间信俗保护区、吕厝丙洲民俗保护区域、莲花茶山传统音乐保护区域、宋江阵游艺保护区域等五大片区,开展传承、培训研修、展示、交流等活动;推进历史漫道、凤山(文笔塔)公园、闽南宗教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城乡三级文体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清LED显示屏宣传栏。

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凝聚人心、汇集力量,2016年,同安区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凝聚统战力量、构建民主党派参与平台、拓宽对台对金交流渠道、发挥海外联谊桥梁作用、促进商会健康发展、创建民族宗教平安等多项工作上取得不菲成绩。

今年,同安区委统战部牢牢把握统战工作的职能定位,凝聚共识,加强统一战线意识形态工作;服务大局,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汇聚侨力,拓展海外统战工作新领域;提升服务,促进非公经济企业转型升级;依法管理,推进民族宗教和谐稳定;改进作风,加强统战部的自身建设。

文化同根促交流

木船的风帆慢慢升起,主祭人点燃了“王船”,霎时,火光冲天,锣鼓喧天,爆竹震耳……去年11月26日,一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会吸引了来自厦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10万民众共同参与——这是每4年举办一次的吕厝“送王船”。

吕厝“送王船”已有600多年历史,作为一条民间文化交流纽带,它俨然成为了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回乡探亲、寻根谒祖、进香朝拜的“根”,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友谊、增进共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去年的“送王船”活动在厦门与马来西亚马六甲积极推动“送王船”习俗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更显得意义非凡。

不止是“送王船”,同安与台湾地区的银同妈祖(台湾尊称“三妈”)信仰交流也在去年达到一次高峰——银同妈祖首次銮驾台湾巡游、台湾30多座银同妈祖信仰宫庙联合发起成立了“台湾三妈文化交流协会”、50多家从银同天后宫分灵到台湾的宫庙加入协会。去年,同安区委统战部共指导全区各宗教活动场所和重点民间信仰点接待台湾、金门乡亲54个组团7201人次。

文化搭台民心通,在过去的一年里,同安区委统战部在民间民俗文化交流上,运用文化同根、神缘相亲、祖脉在同的影响,在同安与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商会换届促发展

“这届商会是最有活力的一届。”刚从杭州回来的同安区工商联(商会)主席陈福祥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同安商会都十分注重外出考察学习,此次考察正是自去年换届以来商会组织的第一次外出,50多名会员先后前往南京、扬州、无锡、苏州及杭州考察工业企业。

让陈福祥欣喜的是,通过这次考察,他发现这一届的同安商会活力增强了——去年12月,在同安区委统战部的精心指导下,同安商会吸收了一批懂经济、会经营、年富力强的企业家加入商会组织。

陈福祥解释,青年企业家有想法、有冲劲,尤其是从美国、德国回来的“海归”,为商会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经营理念,中年、老年企业家手里则掌握了大量的财富、经验和社会影响力,三代人相互补充,使商会呈现出老中青三代人相互交流、碰撞的局面。

在同安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同安商会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慈善。陈福祥说:“同安贫困学子还有很多,组织引导企业家参与爱心事业是同安商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安商会爱心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共资助了2所学校,206名贫困大学生,800名贫困高中生,392户贫困家庭,总捐资金额达278.12万元。去年3月,同安商会又与同安区委统战部联合成立了同安区“民企联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分别与同安区6个经济薄弱村签订帮扶协议。

教育交流促归属

“孔子文化博大精深,同安孔庙的美太不可思议了,深厚的知识和文化蕴含其中!”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去年9月,同安区侨联与华侨大学联合主办的“走进侨乡——古城同安行”之旅,吸引了华侨大学2016级来自南非、安哥拉、刚果、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境外新生参与。他们在同安孔庙“祈学廊”上留下自己的心愿,到美丽的罗汉山品尝同安特色美食,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这项活动被华侨大学境外生高度认可的品牌活动,仅仅是同安区统战部发挥桥梁作用、促进海外联谊活动的冰山一角。

在过去的一年里,同安区委统战部还组织开展了多项境内外教育交流活动:邀请厦大国际学院南洋研究院海外博士生到同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工作;接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3所香港高校100多名学生到同安开展“海内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组织同安阳翟小学与台湾万芳小学开展“两岸同心,智慧同行——两岸共学冬令营研讨活动”;争取市侨商会“互联网+”侨爱心电脑阅览室落户竹坝学校,为促进境外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古城同安历史、更快更好融入大陆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增强了海外华裔青少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