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李晓平)“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昨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去年厦门口岸进口的部分民生消费品、食品质量状况,并公布了2016年度十大维权案例。去年,厦门首次启动缺陷消费品召回等,将不合格消费品食品等尽可能地挡在国门之外,退运或销毁安全卫生不合格的进口食品456批171万美元。
【进口食品】
糕点饼干居不合格首位
数据
2016年厦门口岸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54116批,货值1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08%。其中未予准入的进口食品456批,同比下降5.20%。
主要问题
这些未予准入的进口食品来自32个国家或地区。糕点饼干、饮料、茶叶、酒、糖及糖果和巧克力类食品是其中的前五名。
未予准入的主要原因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添加非食用物质,标签或包装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未按相关规定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检出其他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等。
【进口酒类】
缺中文标签 或是非法入境
数据
酒类已成为厦门口岸进口额最大的进口食品种类,近年来增长迅猛,去年已达2.83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45%。
主要问题
其中进口酒不合格情况时有发生,如干浸出物不达标、重金属超标、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等,尤其还体现在标签不合格方面。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市民,尽量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购买进口食品,尤其要注意看标签。根据规定,进口葡萄酒都应加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中文标签,缺少中文标签的葡萄酒极有可能是非法渠道入境。
【食品接触产品】
检出不合格196批 同比增141.54%
数据
2016年厦门口岸共进口与食品接触产品984批、4544吨,同比分别增长32.53%、23.56%;其中家电类的食品接触制品产品130批,同比增长13.04%。全年检出进口与食品接触产品不合格196批、104吨,同比分别增长141.54%、150.01%。
主要问题
主要包括金属制品、日用陶瓷、塑料制品、家电类、纸制品和其他材料制品。
不合格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问题主要包括标识标签、安全卫生项目、外观质量、理化性能不合格等。安全卫生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蒸发残渣超标、脱色、重金属溶出量超标、金色葡萄球菌不合格等。值得一提的是,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无中文标签标识或标签标识不规范的情况大量存在。
【一次性卫生用品】
检出不合格217批 同比增24.7%
数据
去年厦门检验检疫局共检验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494批,重量2100吨,同比分别减少45.7%、28.7%。
全年共检出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报检批217批,重量1276.53吨,同比增长24.7%、24.0%。
主要问题
厦门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主要是婴幼儿纸尿裤,而该产品进口90%以上的份额集中在花王、大王、尤妮佳三个品牌。厦门口岸对首次进口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微生物项目和毒理学测试。
主要不合格的原因是产品无中文标签及使用说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厦门首次在1批次成人纸尿裤表面检测出大量可迁移性荧光性物质。
【进口汽车】
完成缺陷召回监管119起 37964辆
数据
去年厦门口岸累计完成各类进口汽车缺陷召回监管119起,比上年增长45%,涉及数量37964辆,创历史新高。
主要问题
从召回涉及的缺陷问题来看,召回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气囊和安全带问题64起,发动机问题28起,车身问题29起。
召回后续监管也发现不少问题,主要由于经销商执行召回的效率不一,车辆用户信息不畅,未能及时获取缺陷召回信息等。
【维权案例点击】
冰冻人奶打“飞的”入境
案例回放:2016年8月17日,厦门检验检疫局从香港入境航班的延误行李中,发现大量冰冻人奶,总量达21公斤。9月11日,再次从新加坡入境的航班中截获13公斤人奶。该局对这些人奶均予以截留并做销毁处理。
专家解读:人奶属于特殊物品,私自携带卫生检疫风险不容忽视。根据规定,携带特殊物品进境,应当在特殊物品交运前向目的地直属检验检疫局申请特殊物品审批,不能提供《特殊物品审批单》的,检验检疫部门予以退运或销毁。
进口小火锅 镍溶出量超标
案例回放:2016年10月,厦门检验检疫局对某知名火锅店进口的108个小火锅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其中镍溶出量为1.49(mg/dm2),超出标准限量0.1(mg/dm2)要求近15倍,做出销毁处理。
专家解读:镍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是需求量非常微小,一旦超标就会危害人的健康。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群观察已经证明,镍具有积蓄作用,在肾、脾、肝中积蓄最多,会损害人的肝脏和心肺功能,严重时可诱发肺癌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