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市注重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

2017-03-14 08:12:47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湖里区欣悦园小区内设置了清晰易懂的指示牌,引导居民将垃圾正确分类

福建日报讯(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为城市文明城市发展再下功夫,厦门市提出,2017年岛内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岛外扩大试点、逐步推开。

与17年前的那一次试点不同,厦门市这一次抓住了垃圾分类工作中“人”这一最重要的因素——从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抓起。记者近日走访部分试点小区发现,厦门正通过“奖励+督导者+智能”的方式,让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从“受约束”到“成习惯”。

积分换奖品,调动积极性

听说今后垃圾分类的积分或许可以兑换沧江影剧院的门票,海沧区天湖城小区居民郭加煌特别期待。一年多来,他跟家人每天坚持垃圾分类,“一次积一分,应该也有近400分了吧”。

海沧区率先在岛外开展垃圾分类,天湖城小区是首批试点小区之一。走进天湖城小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图文宣传,居民楼前则整齐码放着绿色、蓝色、橙色等三种颜色四个垃圾桶,其中,厨余垃圾的绿色桶多一个。

每天早上8点,郭加煌都会提着3袋不同的垃圾下楼,小心翼翼地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然后从旁边督导员手中的POS机刷取积分。偶有废电池等有害垃圾,就扔到保安室旁的红色垃圾桶里。如果分类错误,还会有督导者、志愿者进行宣传引导。

在天湖城小区,凭身份证都能在物业管理处免费领取一张“智慧环卫绿卡”,“绿卡”在全区垃圾分类信息系统里绑定居民的基本信息。每天上午7点半至8点半、晚上7点至8点两个时段,垃圾桶附近区域都有督导员,居民只要提前做好垃圾分类并准确投放,就能在两个时段各获取一个积分,记录在从“绿卡”里。每周六是资源回收日,居民可将可回收物带来置换,如不愿换钱,也可登记积分。

根据规定,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就能兑换油米盐等生活用品。去年,小区就已组织过两次积分兑换活动,反响不错。据悉,今年积分兑奖会增加音乐会门票、消费抵用券等对年轻人比较吸引力的礼品。

回想起去年12月17日首次参加兑奖活动的情形,居民江锡英至今仍满是激动,“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纸巾、沐浴露,蛮有成就感”。那天是周六,小区第二次组织兑奖活动,江锡英卡里一共有272分,这是她们一家人至少坚持了136天的垃圾分类换来的。她告诉记者,自从这个垃圾分类换取积分活动开展之后,家里的孩子、老人积极性都非常高,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越来越清楚该怎么分类,“邻里街坊的垃圾分类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对于居民苏卡虾一家来说,垃圾分类更被当成一种生活时尚。她说,小区启动垃圾分类一年多来,通过跟孩子共同学习、相互监督,自己从最初不知道如何分类到如今对各种垃圾的分类烂熟于心。如今,不仅时时处处按类把垃圾分好成了她和家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垃圾分类”、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更成了她家亲子互动的一个重要主题。

“醒目的宣传可引导居民准确投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海沧区城管办副主任周沙鹅说,近年来,海沧不断开展“垃圾不落地”、两岸乐活节活动,并不断升级活动内容,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示范效应正持续扩大,海沧辖区内不少企业、学校的参与热情逐步提高,要求加入试点。

“积分奖励办法调动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并逐步引导居民养成好习惯。”厦门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垃圾分类科科长赵海涛说,采取积分兑换奖品的方式鼓励市民,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后更多社区将借鉴这一方法。此外,环卫部门还考虑参考外地先进城市的“绿色银行”模式,如有效进行垃圾分类可增加积分卡分数,将来可用来消费,如乘车、购物等。

有观点认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项庞大的工程,更是一场持久战,一味靠奖励来引导是不够的,可以在市场手段的运用和社区文化建设的结合上加把劲。比如,对个人,通过现场或入户劝说、设置楼道生活垃圾分类评比促进栏、纳入诚信体系、年终表彰等方式予以激励。

有奖也要有惩罚。厦门垃圾分类的专属法规《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已在起草,拟于今年8月“上线”,将让厦门的垃圾分类有法可依。届时,不执行垃圾分类的,将可能会受到重罚。单位违规,主管领导亦附有连带责任,也可能要一并进行处罚;个人不遵守,罚款起罚点或是200元,封顶1000元。

志愿者督导,培育新观念

每天早上7点钟左右,在湖里禾山社区欣悦园小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点总活跃着一个中等身材的身影,他站在几个垃圾分类桶旁边,耐心地为前来倒垃圾的居民示范如何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监督并解答各种问题;有时他又会挨次出现在各家各户,登门宣传垃圾分类与垃圾减量的知识。他是这个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业委会主任林忠顺。

欣悦园小区一共有927户住户,包括部分外来租户。自2015年9月15日小区被确定为湖里区垃圾试点小区后,林忠顺就跟小区其他四位平时也热心公益活动的居民一起,担任起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上门为居民发放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单,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知识。

然而,宣传推广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老年人听完后觉得麻烦,有的年轻人则不把垃圾分类当回事,甚至有的把我们当骗子,直接让我们吃闭门羹。”林忠顺说,最初他们只能往有些人家门内塞传单。

8号楼居民曾鹏飞是一个年轻人,多次被打扰后,对林忠顺都有些不耐烦了。但林忠顺更是有点“恼怒”——“不信我就制服不了这小伙子”。

曾鹏飞几乎每天都会到小区里散步。很快,小区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变得越来越干净了,以前菜汁四处流,蚊蝇老鼠特别多,现在都没了”。就在此间,林忠顺时不时地邀他到小区活动中心泡茶聊天,现场给他演示垃圾分类,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几天之后,曾鹏飞自己把分类好的垃圾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并获取积分。不知不觉中,他家的积分已是全区最高。

“我真是被他们的执着感动了!”曾鹏飞说,一开始他排斥垃圾分类,既有怕麻烦的因素,但更关键的是认为那“只不过又是政府部门的一阵风行动”,直到看到老林他们认真做事的样子,才决定试一下。如今,他去到没有垃圾分类的场所,反而有些不自然。

“只有居民的观念转过来了,才能做好垃圾分类。”禾山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明莺认为,转变居民的观念,关键还是得靠“人”来引导和监督。在她看来,若要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居民的垃圾分类问题,一方面就是注重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也就是重视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对居民处理垃圾的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管和引导。

农工党市委委员、青年专委会主任、环境资源支部主委李惠英也认为,要让垃圾分类成功推行,意识形态的改变是首要攻坚点。她建议,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此外,利用规模不小的厦门志愿者队伍进行宣导,也是一个好办法,比如海沧的乐群社工就经常组织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