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洞悉行业先机,掌握行业风向,全球最大石材展——— 第十七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以它的专业性、前瞻性,吸引了14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万名客商到访。
昨天,为期四天的石材展进入第二天高峰,万里春潮拥着亿万级商机,挑动着石材人的神经,也考验着石材人的财商。
有人说:石材展是一个大平台,架起了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有人说:石材展是一个大舞台,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它尽情展示自我,谋求更大发展。
大平台
通过石材展招揽全世界商机
作为石材行业佼佼者,厦门万里石是第一家在国外市场做品牌,也是第一家在国外开厂,甚至是第一个登上《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头版……尽管诸多光环围绕,但在其董事长胡精沛看来,厦门的石材展依然是不能错过的一站,而他们今年的目标,是通过石材展寻找100个合作伙伴。
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华西村,与厦门民营企业家陈林和联手,共赴莫桑比克开发矿产。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坦言,他对厦门石材展“情有独钟”,因为“这个展每年都有数十万客商云集,发布最新的流行资讯,是石材交流的绝佳平台”。
同时,想要通过厦门石材展传播区域品牌的贵州省,携27家石材企业组团亮相,其中11家安顺企业向海内外客商递出了黔中石材产业的靓丽名片。
贵州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吴强说,贵州石材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品质优,通过厦门石材展,他们想零距离地向全世界石材人发出邀请,请他们参加、关注第三届中国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暨第三届全国石雕石刻设计大赛。
据介绍,前两届石博会,共吸引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境内外参展企业及采购企业1500余家,累计参观人数31万余人次,累计接待客商3.5万余人次,累计签约项目2016个,金额达1005余亿元。
同时,安顺市委常委、副市长胡金武也向全球石材商发出“英雄帖”——贵州安顺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规划面积5450亩,总投资70亿元,分为石材加工、会展交易、石材展示、物流仓储、创意研发、配件配套、文化体验、综合商务等八大功能板块,其中加工平台欲引进200-300家企业,交易展示平台有接近25万平方米,诚邀石材商入驻。
大舞台
数十家企业新品首发在厦门
有的企业想通过石材展的桥梁,走进客户的“心里”,有的企业则想利用这个舞台,让客户“心仪”自己。
厦门静岳石业有限公司,在石材展的第一天,就向全球石材商发布了新品,叫做“皇家灰麻”的花岗岩,一经亮相,就引来了不少客商的目光。
而坚持“用国宝级材料碰撞石材行业”的凌云玉石,昨天也在石材展舞台上亮相了自己的新玉石材料“冰种碧玉”和“冰种白玉”。
凌云玉石董事长甘传辉介绍,“冰种”是青色和白色玉石中的臻品材料,在色泽、通透感、温润度等多方面堪称极品。由于其天然蕴藏量稀少、发掘成本高昂、加工工艺准入门槛高、容错率极低,造就了“冰种”系列从诞生起就拥有的至尊市场地位。
甘传辉信心满满地说,经过七八年的积累,凌云玉石已经在矿山资源和研发团队上,拥有巨大的优势,比如喜马拉雅山以南,凌云每年开采的石材毛料达几万吨,培养了30多个既掌握材料属性,又懂得设计配色的研发人员,这些都保证了凌云可以做全行业第一的玉石家居。
还有澳磊石业,由西班牙、金世纪、帝王金、黄金桂、黑白根这五种大理石组成的虎头像,面积约20平方米,宛如舞台上挺拔的“男主角”,活力四射尤为抢眼。
这些仅仅是石材展的“冰山一角”,据了解,石材展开展以来,意大利三家机械企业分别首发了大师加工中心、GMM石材加工中心、CNC高精机器等设备;来自泉州、上海和无锡的机械企业则首发了大理石静压智能排锯、生物质能源石材烘干系统、多绳金刚石串珠锯等设备。
同时,来自中国境内、柬埔寨、瑞士、加拿大、斯里兰卡的九家企业,还集中首发了包括砂岩、花岗岩、大理石、汉白玉等在内的十五种新矿。
此外,矿山开采中极其重要的叉装机设备,成了展会一道亮丽风景线。本土企业厦工,带来了3吨、4.2吨等级别的PLUS叉车;国内较早生产研发叉装车的晋工机械,带来了JGM791FT50KN叉装车。
大变革
中国石材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石材贸易占全球石材业份额最大,大约在25%,但目前,中国石材业面临三大矛盾,增长停止,下降明显,产能大大过剩。
昨天上午,专注石材研究20余年、中国最资深的石材媒体人侯建华,带来了2016年中国石材进出口数据发布及解析。他说,石材业简单的数量扩张道路已经走到头了,石材企业必须要在质量和附加值上下功夫。
进口将持续下降
侯建华公布了一组数据,2016年,中国石材出口68.17亿元,数量为2603吨,比上一年分别下降18%和16.77%,同时,进口也在持续下降。“2016年已经倒退到了2010年的程度,即进口22亿美元、1100万吨。今年预计将倒退到2008年的水平,即进口18亿美元、900万吨左右。”侯建华说,这样的下降,不会很快结束,最终石材进口会降到500万吨左右的水平。
去产能是未来主线
侯建华认为,目前国内石材业三大矛盾中,产能大大过剩影响巨大,它导致中国石材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国际竞争力不高。
“这些库存包括进口石材和国产石材荒料、板材。”侯建华表示,如果不考虑花色的问题,单从数量上看,国内石材库存至少5年不用生产都还够用。所以去产能、去库存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线。
简单的数量扩张已经走到头了
凌云玉石的甘传辉曾坦言,过去,石材企业都是在搞批发、接工程,但现在更多企业重视终端市场,从用户认知和需求指导生产和开发。“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简单粗暴的数量型增长不是长久之计。”侯建华认为,中国的石材贸易,简单的数量扩张已经走到头了,必须从单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2015年中国石材出口贸易金额比2014年增长16%,而数量增长为-1%,这就是质量效益型的增长,而意大利用我们1/3的数量换取与我们同样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在侯建华看来,走质量效益型的外贸发展之路是中国追求的增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