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演练现场,发射垂直烟幕防护新闻大楼
往年的演练现场,市人防办机动指挥车展开作业
海西晨报讯 (记者朱加良谢祯)“人民防空,绝不仅仅是挖地洞那么简单。”
说这句话的时候,厦门市人防办主任陈永茂眼神坚定,话音掷地有声。经过多年发展,厦门已构建起比较完备的人防工程体系、比较健全的防空防护体系、比较有效的指挥通信体系、比较得力的应急疏散体系、比较健全的人防专业队伍。
不过,仍有人对人防工作认识还相当狭隘,把人防等同于防空洞和防空警报。执掌厦门市人防办近两年来,陈永茂主任在不同的场合听过不少人说这样的话。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人防,是他肩上的一项重要使命。
“3·1国际民防日”到来之际,陈永茂主任接受海西晨报记者专访,解读近年厦门人防工作的亮点,直面一些市民对人防工作的认识误区。
扎实准备
连续三次获殊荣
在厦门,很多人了解人防,是从亲身参与人防综合演练开始的。从2001年起,厦门每年5月10日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和人民防空演练。从2006年开始,每年组织50余万学生、居民参加大规模防空应急疏散演练。
16年来,厦门市人防大规模综合演练已形成常态化机制,累计超500万人次参加演练,成为提升人民防空综合防护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厦门人防工作的名片。如今,人防工作正按照每年在不同的区轮流设演练主场的节奏,走进更多市民的生活。
演练之外,厦门人防工程建设,也走出一条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道路。把人防工程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同步规划、建设,在地铁、地下停车场、大型民用建筑、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实现人防工程融入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这些成果,使得厦门市人均防空地下室防护掩蔽面积持续位列全国前列。
去年,市人防办还开始了同安内田村人口疏散基地指挥分中心建设。全市人民防空组织体系正朝着市级有人防指挥中心和人口疏散基地,区有人防指挥分中心和区级人口疏散基地,社区建立人防工作站、学校建立人防工作室的目标推进。
在军事斗争准备方面,去年,市人防办开展了两期准军事化训练,实现了第一次与厦门警备区人武部联合组织训练、第一次市、区机动指挥所实施远距离跨区训练、第一次带人防专业队进行训练的三创新,通过扎实开展训练,有效提升厦门人防跨区支援通信保障能力。
此外,厦门还率先试点探索一类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确立防护标准要求。陈永茂透露,去年,市人防办提炼总结试点经验,编制了《厦门市重要经济目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为推广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做好准备。
依托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去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厦门市连续第三次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市人防办和海沧区人防办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单位”。
服务民生
地下空间开发
领跑全省
厦门山海相交,寸土寸金,有序推进地下空间开发,是现代城市集约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围绕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服务民生这条主线发展,厦门地下空间开发领跑全省,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厦门市依法履行人防工程结合民用建筑工程建设,构建人防工程分布全市各区街镇,并将防空地下室工程平时作停车场使用,为业主办理产权证书,为城市提供3万多个机动停车位。
利用交通隧道建设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并运用科研创新成果实施道路交通隧道平战转换后,可为厦门增加大量防空地下防护面积,与新建同类人防工程相比,可节约建设资金近20亿元。
早期的人防隧道工程,如鸿山隧道改造成人防科普景观慢行通道,鼓浪屿英雄山工程改造成贝壳博物馆,利用声光电技术展示海洋文化。经过系统改造,如今这些原本老旧的早期人防工程不仅面貌一新,还发挥起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
结合旧城改造,厦门还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了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如扩建梧村汽车站连通火车站2.2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步行街,推进厦门地铁各条线路兼顾人防需要建设人防工程。
此外,配合鼓浪屿申遗工作的“晃岩洞”人防工程口部房被定位为“艺术展览馆”。陈永茂主任透露,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价值评估,下一步组织招标和施工。
应急救援
有力保障灾后恢复
作为宜居乐业城市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厦门防灾抗灾的任务艰巨。和平时期,应急救灾是人防工作的又一块重要内容。
去年中秋,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莫兰蒂”重创厦门,全市一度大面积停电、停水,交通瘫痪。肆虐的“莫兰蒂”,让厦门满目疮痍;灾后恢复的“厦门速度”,则让世人备感欣慰。在灾后救援的第一时间,市人防办发挥人防特色优势,第一时间出动人员和机动指挥车抗台救灾。
在岛内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中埔蔬菜批发市场,市人防办克服道路堵塞困难,开赴市场保障照明到夜里12点,确保灾后供给不间断;“莫兰蒂”台风还造成市区大量树木倒伏,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厦门市在云顶隧道旁建立了树木临时堆放场。为集中保障堆放场运转顺畅,市人防办应急救援小组摸着黑冒着雨,第一时间赶到堆放场亮起了耀眼的车灯。他们采取轮班的办法,连续保障夜间照明4个通宵。同时,市人防办组织在单位值班的干部职工,携带战备锹、镐和自带的锯子、砍刀等工具,先后到虎溪岩社区、镇海社区和白鹿路等路段,清理倒伏和断枝树木380棵,帮助灾后恢复。
正是这些基础却又默默无闻的工作,助力厦门灾后重建赢得宝贵的时间。
创新宣传
人防教育从小学生抓起
纪念“国际民防日”,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归到宣传阵地上。
近年来,厦门人防宣传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介全面打响人防宣传工作。如比较大型的就有在福建省率先开展“国际民防日”宣传,“5·10”防空演练、“国防教育日”、“居安思危、备战人防”宣传月,推进人防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媒体的“五进”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防办、市教育局还率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编写《厦门市小学人民防空知识教育读本》一书,开展小学人防知识教育。《读本》借鉴厦门市花三角梅、市树凤凰木、市鸟白鹭三种形象,开设有“听阿梅姐讲故事”、“向凤凰博士学知识”、“跟鹭阿叔去实践”三个板块,读起来饶有趣味。
陈永茂主任介绍,今年还将支持湖里东渡二小、思明群惠小学等学校率先试点创建人防体验室,再逐步在全市小学推广。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走进人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