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并重 创新机制 从本质上说,小流域综合治理打出的是一记“组合拳”,通过系统性的项目建设为流域治理打好“地基”。去年,全市共梳理了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退养及改造提升、生态河道建设及景观提升等51个大项,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全年共确定截污纳管项目163个,目前已完工43个。各区筛选上报的2016年农村生活分散式污水处理跨年度项目共涉及159个村,其中海沧区1个村已完成,同安区已开工132个,项目计划于2017年底全面完成。 不只要建,更要管。随着提升改造项目的陆续完成,厦门在落实溪流“河长”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模式,还创新性地开通了12369微信举报平台,发动市民共同参与环保监管。同时聘请市绿水守护者协会作为第三方监督机构对全市河流管养现状进行巡查和评价,各区还借助溪流养护巡查监督员、市容考评员等的力量,加强对溪流养护情况的监督。 修复生态 提升产业 碧绿的溪水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翠色玉带,蜿蜒穿过郁郁葱葱的草木,向远方无尽延伸;河岸两旁的农田传来阵阵馥郁蔬果香,农作物在“母亲河”的灌溉下扬花孕穗茁壮成长;游客在岸边信步闲庭,湖中游鱼悠游自在……这是翔安区九溪流域沿线如今的模样——溪流不再是原始的溪流,厦门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使岛外溪流“旧貌换新颜”。去年,全市共实施河道清淤76.3万方,沿溪种植观赏性植物9.9公里,新建和改造滚水坝36座、景观廊桥16座、廊亭9座、休闲步道30.8公里、湿地公园7个、亲水平台9处,有力地推动河道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一批重点打造的景观节点已初具规模,形成融湿地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生态长廊。 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也在同步转型升级。在市农业局的帮助与扶持下,流域周边居民转而发展高附加值的休闲观光农业。去年,流域周边新增11处休闲农业项目,集美许溪上游鹰坑谷民俗文化园和古樾山庄借鉴宝生园“公司+合作社+农庄”的开发模式,加快停车场、自行车绿道、溪边栈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海沧区过芸溪中下游核心区深入发掘过芸溪古渡口文化,打造人文景观,推动e农庄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同安区则着力打造以莲花溪佛心寺、古民居、古窑等元素为核心的莲花、后埔示范区;翔安区以莲溪下游安全生态水系为纽带,打造出集休闲、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景观片区。 |
相关阅读:
- [ 02-17]为社会治理提供基础支撑 厦门今起开展基础信息大排查
- [ 02-10]厦门翔安城市管理人员坚持“两违”治理常态化
- [ 01-17]厦门农村污水治理见成效 “集美经验”受肯定
- [ 01-17]因地制宜 农村污水治理厦门“集美经验”受肯定
- [ 01-12]厦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成效显著 延伸妇联工作手臂
- [ 01-12]集美:探索社会治理联动“集美经验”
- [ 01-11]厦门市集美区社会治理110联动平台创新模式
- [ 01-11]集美:"智慧+便民",打造社会联动治理的"最强大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