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弘扬耕读文化”全面启动。(林广明 摄)
青礁村院前社,社区书院琅琅读书声萦绕耳畔。(郑伟明 摄)
北师大海沧附校,老师与孩子们在孔子学堂诵读经典。(郑伟明 摄) “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2016年10月份以来,海沧围绕耕读文化的弘扬传承,在全区上下掀起了家风、社风建设的新热潮。而耕读文化正是海沧本土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一,这种传统与本土结合的方式,使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正能量+接地气 挖掘本地文化 提升市民素养 2月10日下午,海沧区委中心组举行集中(扩大)学习,深入研究海沧耕读文化的内涵,邀请文史专家、厦门市社科联顾问彭一万老师讲授《海沧的耕读文化和乡贤文化》。实际上,围绕耕读文化的集中学习,从区委区政府到街道、社区、学校,海沧上下已经进行过多次,并且仍在延续。 彭一万老师授课时表示,海沧在历朝历代,出现了大批乡贤名人,创造了许多第一、唯一。其中,祖地文化、耕读文化、乡贤文化特别突出。耕读文化体现为家训励志,以耕养读,勤耕立家,苦读荣身,这些品质也都深深地打上了海沧精神文化的烙印。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耕读文化)相结合,推动新家风、社风建设,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一个创举。”彭一万老师告诉记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要注重落地,在这方面海沧注重挖掘本地文化特别是耕读文化的正能量,做得更接地气。 海沧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了让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顺利实现市民化,他们的精神家园需要重新构筑,海沧希望通过弘扬耕读文化,进一步提升全区50万市民群众的人文素养,增强其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使之成为城乡协同发展的动力源,并以此提升城市品质,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活动+书院 耕读弘扬有体系 社区书院作用大 内在的本土文化,必须通过外在的活动载体来感知。海沧耕读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也很有讲究,当地用足街道、社区、学校、书院、祠堂、家庭等“传承因子”,重点打造社区书院这一承载平台,让耕读文化的弘扬更成体系,见到成效。 在政府的助力下,海沧对耕读文化的弘扬很快在各个层面开枝散叶。从去年10月份开始,海沧通过举办全民参与的耕读活动,让越来越多市民体验到了耕读的乐趣。之后,“耕读在两岸,文明共承传”首届海峡两岸国学院长论坛在海沧开幕;紧接着,青礁村芦塘书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海沧“弘扬耕读文化”全面启动。 进入2017年后,天竺山徒步大会1月14日启动,配套了“耕读沧江”趣味游园等活动。春节前夕,海峡两岸百名书法家在海沧将各类家风家训的春联送到市民手中。大年初二,“海沧过大年·畅享新年味”春节嘉年华在海沧区市民广场盛大开幕,邀请民间手工艺人现场表演,让不少市民找回久违的乡愁。 社区书院作为弘扬耕读文化的主要平台,在海沧当地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海沧已建成14所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组织孵化、群众议事场于一体的社区书院,这些社区书院已开设118门耕读文化特色课程,书院建设的乡愁廊还会展示水车等。 正是基于耕读文化自上而下的教化,海沧涌现了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典型,一个个典型都是优良家风、社风的体现。 高大上+草根 开拍电视电影 实现社区书院全覆盖 海沧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沧接下来对耕读文化的弘扬既有高大上的节目,也有草根的元素。电视纪录片《周起元》即将开机拍摄并将在央视播出,辖区内的企业和地方文化人士还将召开座谈会,学习这位海沧本土名士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的品质。同时,海沧还计划围绕耕读文化这一主题,开拍十部微电影。 海沧还将组织文史专家和来自海沧社会各界的本土乡贤,成立“耕读文化讲说团”,走进村居、学校、企业,讲述海沧耕读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分享励志故事、创业经历等,让市民更了解海沧的耕读文化。 对于未来,彭一万建议海沧打造“侨台博物馆”,以此为平台集中展示海沧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海沧乡贤名人的活动及著作,海沧的家训、家书(侨批)等资料均搜集起来,打造成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海沧的耕读文化教育硬件将扩容。今年上半年,海沧各个街道将再新建2至3所社区书院,并在现有基础上选址建设总部书院,将其打造成为全区各社区书院资源配送、师资支持、指导培训等服务中心。海沧全区38个村居将随着条件成熟,逐步实现社区书院全覆盖,成立理事会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厦门日报) |
相关阅读:
- [ 01-26]海沧区天竺社区举办冬令营 传承耕读文化
- [ 01-11]海沧弘扬耕读文化 掀起家风建设热潮
- [ 12-22]产业创新、耕读文化等成海沧区“两会”成高频词
- [ 12-13]和谐邻里节走进海兴社区 暖心社区展现耕读文化
- [ 12-12]厦门海沧区全面启动“弘扬耕读文化”活动
- [ 11-29]孝行海沧添彩耕读文化 十佳孝道民星在海沧颁奖
- [ 11-23]两岸国学院长齐聚厦门海沧研讨耕读文化时代内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