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书法家为市民书春送福。
元宵灯会上看花灯猜灯谜的人潮。
厦门日报讯(本组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姚凡)元宵节过完,“年”也基本过完了。过去,每当回味起过年的年味,不少厦门人都有些遗憾和惆怅,感叹年味淡了,过年的文化味没有过去足了,一些年轻人很难感受到闽南传统过年文化的味道。
不过,这几年在市楹联学会、市职工文体协灯谜专委会等社团组织的大力宣传推广下,已经有更多人逐渐感受到了正在回归的传统年味和文化气息。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更是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到基层书春送福 提高市民春联鉴赏水平
市楹联学会会长陈力杰,在鸡年春节前两个月就开始忙碌起来——抓紧时间发通知,动员会员创作新的楹联作品。这些作品全部是原创,除了内容喜庆,还与时俱进。待作品收齐后,他和同事马上甄选出一部分作品,在节前一个月发给厦门媒体进行刊登。之后就是重头戏——走进社区、企业等地书春送福。
对陈力杰而言,这些早已成为年前的“必修课”,“每次看到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热情地‘求’春联时,内心总是很感恩,觉得传统文化没有被遗忘。”
楹联又称对联,是由民间贴春联的习俗演变而来,而春联,则是源于古代为驱邪祈福而书写“桃符”的习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楹联文化被日益忽视。要“求”得一副手写春联,大多数市民基本是“无处下手”。许多人为了图省事,不再对春联的内容进行关注,也不去注重春联的文化属性,将印刷春联应付性地贴在门上,导致过年时发现大家贴的对联在内容上大致雷同。因而,没有温度的印刷体春联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春联的传统文化气息。
2000年,市楹联学会成立,会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在楹联创作、佳联鉴赏、联艺切磋、联墨交辉、书春送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公益性活动,市民们慢慢开始舍弃印刷春联。
“楹联文化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短短两句话就能表达出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人的心情,是最实用最接地气的传统文化项目,雅俗共赏。”陈力杰说,过去过春节自拟春联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互动活动,也是春节年味的体现。如今,许多人抱怨传统节日活动不多、文化亮点不足,却又对楹联文化视而不见。因而,要弘扬楹联文化,还需要各方多加宣传,多组织书法家上街头进社区为市民写春联。此外,学会也正在考虑面向社会开设培训班,提高市民的鉴赏、创作素养。
每年元宵灯会,都有不少市民赶来赏灯、玩游戏。
本组文/本报记者陈冬
到社区讲灯谜知识 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中国人过元宵节,有猜灯谜的传统,大家开动脑筋,思考谜底,在猜的过程中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
在厦门,各个小区、商场经常举办元宵游园活动,但随着时代变化,新的问题产生了——虽然人们参与猜灯谜活动的热情很高,但不少人还是借用手机搜索来寻找谜底,传统益智游戏的味道全变了。
不过,在五一文化广场举办的职工元宵灯谜大会和在线上举办的元宵职工网络灯谜大会,一万多条原创灯谜,让市民抛开手机,自己动起脑筋,玩得十分过瘾。这些原创灯谜,基本由市职工文体协灯谜专委会提供。
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文人的高雅游戏。在厦门,灯谜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不少蜚声海内外的著名谜家。早在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民国时期,厦门谜家就发起组织“萃新谜社”,与“北平射虎社”齐名,一南一北,并称当时的两大谜社。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了灯谜小组,仅在特殊年代停办,1975年恢复,也是全国最早恢复活动的灯谜群众组织。1982年,灯谜小组更名为厦门市职工灯谜协会,经常举办大型活动,会员在全国性的灯谜大赛中多次摘金夺银。
“灯谜不仅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更兼具知识性。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包括灯谜在内的传统文化难免受到影响,人们‘提笔忘字’是常态,更别说猜灯谜了。”市职工文体协灯谜专委会会长柯允华不无遗憾地说。还好,这些年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灯谜大会》等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热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文化的魅力。
市职工文体协灯谜专委会也利用各种渠道推广普及灯谜文化,例如在元宵节发起灯谜文化活动;专委会每周二晚上7点半到9点半在市总工会大楼一楼大厅举办灯谜专场;走入社区、学校,讲解灯谜知识。柯允华说,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断层现象,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喜欢传统的灯谜文化。
记者手记
留住年味
留住文化的根
春节,不单单只有春运和看春晚如此简单,还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试想,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的是色彩单一、气氛沉闷的春节,沉浸在缺少人文关怀的世界当中,这样的场景,单是想象都会让人嗟叹。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瑰宝,不要让其只成为一种回忆,将其保护、传承好,是每个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