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成塔状的“肉山”比美比高。 厦门晚报讯 (文/图记者 黄文水 陈万泉)今天是元宵节,也是同安、翔安众多村庄集中装瓯的日子。昨日,同安汀溪镇路下村已率先开始,今天,同安吕厝、西塘、官浔,翔安洪厝等村将密集装瓯。据了解,这是装瓯祭祖习俗晋升为省级“非遗”之后的首次集中展示。 昨天,记者在路下村叶氏宗祠见识了这一习俗:11座丁瓯分两侧排开,底座是竹筐,堆成塔状的“肉山”比美比高,外围以肉类为主,里面有地瓜、蔬菜等,周边点缀着灯笼、鲜花,既壮观又喜庆。该村老人协会叶水师说,去年全村共出生13个男丁,11个家庭前来祖祠装瓯。村里的装瓯祭祖习俗可追溯至清代,用于装瓯的食物,在仪式结束后将宴请亲朋好友。 今天,新民镇西塘村也将装瓯,该村的这一习俗在同安区规模较大。该村老人协会秘书长张建水说,他们村的装瓯祭祖习俗可追溯至明代,代代相传,预计这次将有七八十座丁瓯和公瓯抬进张氏宗祠,每座丁瓯重达上百斤,品种丰富,猪、羊、鸡、鸭、海鲜等食物一应俱全。张建水说,他们村去年共出生50多个男丁,按照习俗,“装瓯”的同时,添丁的人家还会在祖祠悬挂灯笼,“数一数灯笼多少个,就知道这一年村里添了多少男丁”。 装瓯来历 装瓯祭祖习俗在同安有上千年历史,分布广泛,影响甚广。最原始的装瓯用品有肉串、油饭,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被各种各样食物所取代。这种民俗既是感恩又是祈福,表达后辈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同时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装瓯分三类:即丁瓯、公瓯和装山(也称祖瓯)。丁瓯由上一年新出生男婴的家庭承办;二是公瓯,凡具三代长者(为人祖父),需置瓯到祖祠内祭祀祖先;三是装山(祖瓯),凡具四代长者(为人曾祖父)也要装瓯,物品简单,摆成高山重叠模型(寓意寿比南山),一般摆在大厅中央或随主人意。 相关新闻 同安新增5项省级“非遗” 厦门晚报讯(记者 黄文水 陈万泉)记者昨日从同安区文体广电出版局获悉,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及第一批至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同安有5个项目位列其中,数量在我市各区中位居第一。 在第五批名录(共计57项)中,同安有三个项目位列其中,分别为薄饼制作技艺、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王审知信俗;在第一批至第四批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2项)中,同安有两项入选,分别为同安锡雕、同安装瓯祭祖习俗。 |
相关阅读:
- [ 02-10]厦门市第十三届元宵民俗好戏明在五缘湾欢乐登场
- [ 02-09]本周六第十三届厦门元宵民俗文化节五缘湾盛大开幕
- [ 02-06]第十三届厦门元宵民俗文化节周六将在五缘湾开幕
- [ 02-06]厦门同安凤岗举行“敬天公”民俗活动 岗头大笼甜粿亮相
- [ 01-31]悠游同安奉献民俗文化大餐 体验乡村浓浓年味
- [ 01-29]厦门同安民俗文化展演为市民献上新春文化盛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