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镜头 计生特困家庭欢聚 小年围炉如“大年” 昨日虽然是小年,但湖里街道和通社区的部分居民却已过上了“大年”——吃了丰盛的围炉宴,看了六中学生的有趣表演,还收到了新年礼物。这是和通社区第四次为计生特困家庭举办新春围炉了。 昨晚,和通社区的20余户计生特困家庭坐到了一起。“真是比我自己过除夕热闹。”68岁的老刘第四次参加围炉了。几年前,妻子和孩子突然离世,留下他孤单一人,除夕经常是自己在外面吃,再回家看春晚。昨晚,一群人一起热热闹闹,老刘的脸上满是笑容。 欢乐的围炉背后是社区志愿者的付出。70多岁的李女士一大早就带人到八市采购,还让经营港式点心生意的儿子做了烧卖送过来。开小吃店的赖女士虽没来现场,但她炒好了薄饼的菜送来,还捐了款。社区里还有好几家餐厅做好了菜送来,有一名老板听说此事,当即就说:“明年这个活动就交给我吧!” (记者 汪燕妮) 备年货 买回节节高的富贵竹 早晨6点多排队买糕点 昨日的八市,人头攒动,不宽的街巷一下子显得十分拥挤。买海鲜、买花糖、买春联,市民都忙着往家里带一份喜庆。 市民沈奶奶带着孙女来买花糖、寸枣,“这些东西太甜,其实我们吃得少,但过年一定要有这几样糖,讨个喜庆,我们都叫这为‘正月糖’。”沈奶奶前脚刚走,一名大爷停下自行车,对摊主林女士说:“给我五包花糖、五包寸枣。”林女士说,这些糖是厦门人过年的必备,一年当中也就春节前后有卖,平时想买还没有呢。一单又一单的生意,也让摊主笑得合不拢嘴。 百货店变得红彤彤的,挂满了红“爆竹”、大红灯笼、中国结,店门口的摊位还摆上了各种款式的“福”。花店也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富贵竹挂上了金灿灿的“菠萝”、“元宝”。市民刘阿姨每年都要买一些富贵竹,“竹子嘛,象征着节节高呀”。 临近中午12点,糕点店已没有客人,两米高的蒸笼也收起来了。不过,刘宝英和丈夫没有休息,继续在店里制作“红圆”。昨日早晨6点多,店一开,就有很多老厦门人来买发糕、年糕、“红龟”、红圆,用来“送灶神”。刘宝英说,到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会更忙,正月初九“拜天公”将会是最忙的时候。“工人们都回家过年了,只能让亲戚来帮忙。” 购美酒 白兰地脱颖而出 成为市民“新宠” 过年,除了要准备美味佳肴,美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近两年,白兰地从洋酒中脱颖而出,成为市民的“新宠”。 如今,随着厦门自贸试验区内跨境商品展示店增多,不少市民发现,白兰地的价格不再“高冷”,而变得亲民。“自贸试验区内好多商户都在做洋酒促销,有几家白兰地买一送一,一瓶算下来价格不到200元。”市民张女士说。 某跨境商品店的负责人介绍,法国白兰地主产区内,有3000多个品牌,不少是家庭酒庄出产的,但进入中国市场的只有几百个。家庭品牌进入中国,打破了马爹利、人头马、轩尼诗、雅涅克等四大品牌瓜分市场的格局,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同级别的白兰地,没法区分具体哪一家品质最好,因为决定品质好坏的因素太多,包括原材料、加工工艺、储存、运输等。主产区很多小酒庄用的是传统工艺制酒,品质优异,部分白兰地爱好者会收藏。” 另据记者从厦门市检验检疫局获悉,2016年,厦门口岸共报检进口白兰地203.0万升,同比增长3.7倍。高速增长的进口量使厦门一跃成为全国第三大白兰地进口口岸,这也是继2015年厦门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啤酒口岸后,又一类酒种跻身全国进口量前三行列。 |
相关阅读:
- [ 01-28]今年过年去哪儿? 来厦门逛中华老街巷寻年味
- [ 02-18]厦门支队执勤过年两不误 警营气氛“年味”十足
- [ 01-23]古城年味浓 摄影师与拍客抓拍鹭岛年味
- [ 01-14]春节临近市场年味足 “年经济”红火商家出奇招
- [ 01-31]鼓浪屿喊你来过年:围炉年夜饭岛民游客不分你我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