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先锋营小区经过改造,旧貌换新颜
福建日报讯(记者 邓婕)“天气预报说,接下来厦门会一直下雨,我是一点都不担心啦!”1 1日,厦门玉荷里小区的林阿姨这样对记者说道。
玉荷里建成之初,曾经是厦门市民心中既“高大上”又“小清新”的小区,居民素质高、小区绿化率高,配套完善,“玉荷”两个字让居民倍感清新。不过,经历30年的风雨,小区也难脱老旧的命运。
老旧小区有个“通病”,那就是排水系统不畅,那为何林阿姨却说“一点都不担心”呢?原来,自玉荷里小区被纳入厦门市老旧小区改造范畴后,这个老旧小区就一下变“先进”了,硬件先进了,居民思想意识先进了,甚至具有了主人翁精神。
就拿下雨排水的问题来说,玉荷里小区原本绿化条件较好,居民强烈希望保留原有的绿色资源,但部分绿化因缺少维护已杂乱无章,占据了不少小区空地。
如何既不破坏绿化又能进一步提升小区规划?嘉莲街道、盈翠社区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同时采纳了深圳专家的专业意见,在玉荷里确定了6个海绵小区试点。
现在,玉荷里小区就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不下雨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进行二次利用。
小区怎么改,居民的心声和意见是最现实的“蓝本”。改造方案确定前,嘉莲街道、盈翠社区先后组织居民代表召开了10余场改造动员会,让居民自己决定改造什么,怎么改造。在培养居民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也预先解决了缔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分歧。
尝到了共同缔造家园的“甜头”,小区不少居民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参与小区治理。
林阿姨自行除去了家门口10多平方米的“菜地”,“贡献”出来当作社区的小花圃;陈耀坤当起“巡查员”,及时向社区反映改造进展,并提出“扩大转角”“抬高路面”等多条建设性建议;就连已搬离玉荷里的八旬老人邹家鹿听到小区要改造,也主动回到曾经的家园为其改造捐了钱。邹家鹿说:“我曾经在这里住过,对小区的感情很深厚,虽然搬走了,但我愿意为小区的改造提升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