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记者郭钦转)春节临近,旅人们带着大包小包踏上回家路,这些行囊看起来大都平常无奇。然而,如果你仔细倾听,你会发现,这些行囊里,藏着对远方家人的牵挂,装着温暖人心的故事。
今年春运,继续推出《打开行囊说故事》栏目,为您讲述回家的那些事。
泡沫箱里装着老汪和老谢的海鲜
最伤感
给朋友女儿带海鲜
她却吃不上了
小推车上一大一小的两个白色泡沫箱,是来自安徽祁门县的汪先生和谢先生为返乡特意准备的,里面装的是从厦门周边海域捕获的海鲜。泡沫箱外面用胶带封得紧紧的,里面放着冰块用于保鲜。
“沿海城市最有特色的就是海鲜嘛。”老谢说,上面那个小的箱子是他的,装着海鱼、虾、蟹等,共10斤重。老谢在一家冷冻厂上班五年多了,每年返乡都会带些海鲜。“家里人都喜欢吃,这箱带回家想吃就吃,吃不完就放冰箱。”
底下体积更大的泡沫箱是老汪的,足足有30多斤重。“自己吃,也送人。”汪先生说,准备分一些送给亲戚朋友。老家那边海鲜不好买,知道他来厦门工作,好多人都托他回家时尽量帮忙带点。
马上就要回家了,老汪却说不上太开心。一个多星期前,老家的一个好朋友托他回家时带点海鲜,因为家里的女儿爱吃。三天前的早上,老汪起来刷朋友圈,看到这名朋友说,女儿从四层楼摔下来,去了天堂。
看到这条朋友圈以后,老汪的心里一下子冰凉凉的,很不是滋味。打了电话去安慰朋友,不过,“电话里说多了,他也难受”。
“那份海鲜我感觉还是得带去给他。”老汪说,他准备回家后去趟朋友家,跟他坐下来好好聊聊。
最乡土
带几根榕树枝
回家种在祖屋边
昨天中午12时许,返乡的人群中,贵州铜仁的滕先生提着一个白色塑料桶,里面插着几根榕树枝,很是显眼。“挺喜欢厦门的榕树,树枝上垂下来的根须很特别,老家那边没有,带回家准备种在自己的祖屋边。”
可是,他也担心榕树离开了厦门可能会水土不服。“老家那边在下雪,比这边冷多了,不知道能不能种得活。”
去年5月份,58岁的老腾和妻子从老家来到厦门翔安的一个工地做建筑工人。除了准备带回家的榕树枝外,两口子还给家里的孙子准备了红包。“节前工地上的工资基本结清到去年12月。”老腾笑着说,他给三个孙子每人准备了500块压岁钱。
15个馒头是王永辉在车上的伙食
最实诚15个馒头就泡菜火车上吃两天
1月14日傍晚6点,夜幕慢慢降临,厦门迎来今年以来最冷的一天。
厦门火车站南广场花坛边,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斯文帅气,正小心翼翼地掰开一个馒头,包上一点点泡菜。
这是他的晚餐。“我喜欢馒头的味道,再喝点白开水,吃了心里踏实。”
他叫王永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刚刚结束了在泉州泉港一所学校的实习,转道厦门火车站回河南周口老家过年。他将乘坐当天19:12的火车K744先到郑州,再转漯河,再转周口,前后两天一夜。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笑得灿烂、坦然。
王永辉说,临上火车前,他买了15个馒头,一袋红糖馒头,一袋白馒头,用于两天一夜的回家之路,1块钱3个馒头,总共只要5块钱。
事实上,他路上的伙食原本不用这么“艰苦”。临出发前,单位领导给他包了1000元的红包,但他只从中取了300元,而将剩余的还了回去。
“我只要回家的路费就够了。”王永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感觉自己没有帮上很大忙,不好意思拿太多。
王永辉来自农村,父亲早逝,家庭经济一直困难,哥哥初中就辍学打工,才为他留出读书的机会。他也很争气,高考成绩河南省第18名。
“我已经很满意了,上了一本,985学校。”王永辉说,这在他们村里是历史最好的成绩,很为妈妈争脸。
大学4年,王永辉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做家教、卖洗发水……他几乎要利用所有课余时间,赚足每年至少8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他自己的话说:“下课铃声一响,就要蹬着自行车往外面赶。”
王永辉说,曾经,他想过在大学毕业后要赚大钱,买车买房。而现在,他打算毕业后回到河南工作,去有公益性质的学校做老师,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贫困孩子改变命运,也可以更好地照顾妈妈。
最孝顺满满的板栗饼是对父母的爱
1月14日下午5点多,河南平顶山的陈合山,带着老婆孩子,提前2个小时从海沧来到厦门火车站等待检票。
尽管整个旅途需要一天一夜,但陈合山还是十分高兴和迫不及待。陈合山说,他来厦门6年了,在海沧的一家工厂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平时难得有时间回家。
春节回家最重要的,就是看一看父母。陈合山介绍,二老都60多岁了,家中三兄弟分散在不同城市打工,只有春节才能真正一家团聚。
陈合山介绍,在河南的家里,他的父亲可能已经饶有兴致地在厨房忙碌开了,一般是煮上一大锅炖肉,吃一整个春节,在陈合山的记忆里,炖肉、饺子就是家的味道、年的味道。
陈合山带了大大的一个红色行李箱,他介绍,这里面塞满了新衣服,以及桂圆干、海产品、糕点等,这些主要是给父母买的,他自己换洗的衣服,就只装在一个小小的背包里。
陈合山还另外提了一个篮子,里面装了满满的板栗饼,有7斤多重,这些是陈合山父母最爱吃的福建特产。
“我们都是做父母的人,希望把这种孝敬老人的家风,言传身教给两个孩子。”陈合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