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地名 厦门有20个台湾近150个 记者从厦门市民政局了解到,厦门市共有20个带有“鸡”字的地名。其中思明区7个,湖里区3个,海沧区4个,集美区4个,同安区2个。 在这些“鸡地名”中,“金鸡亭”名气最大,位于思明区莲前西路,古时候建有金鸡亭寺,是厦门小八景“金鸡晓唱”的原址。 有趣的是,在一海之隔的台湾,22个县市里竟有近150个“鸡地名”(包含历史地名)。导报记者登录台当局地政部门的“地名资讯服务网”查询发现,“鸡地名”最多的是村社聚落和自然地理实体。这些地名大多已经存在、流传了数百年,可追溯到大陆移民早期开发建设台湾之时。 不过,有意思的是,作为台湾地区第一大都市的台北,却查不到含有“鸡”字的地名,台北竟是个无“鸡”之城。 两“鸡笼” 鼓浪屿有“鸡罱”台湾有基隆 说到台湾地区的“鸡地名”,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旧称“鸡笼”的基隆。歌曲《鼓浪屿之波》作为厦门的文化名片,歌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唱出了两岸人民的深情厚谊。 其实,“鸡笼”之名是个语言上的误会。基隆地区早年曾是凯达格兰部落生活的地方,“格兰”发音近似闽南语中的“鸡笼”,再加上附近有形似鸡笼的山丘,因此被称为“鸡笼”。直到清朝光绪元年设“基隆厅”时,鸡笼才改为同音的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鼓浪屿上,也有一个“鸡笼”。在鼓浪屿西侧海上,距岸边130米处,有一个“鸡罱礁”,由两块礁石组成。罱读“懒”音,在闽南语中,将鸡笼称为“鸡罱”,恰好礁石形如鸡笼,故得名“鸡罱礁”。 由此可见,鼓浪屿和基隆不仅有歌曲“做媒”,还有同名之缘。另外,鼓浪屿上还有“鸡母山”“鸡山路”两处以“鸡”命名的地名;在台湾,也有不少“鸡笼山”。 |
相关阅读:
- [ 01-09]厦门市总共有20个带有“鸡”字的地名 多因形得名
- [ 10-18]海峡两岸汉字节将拉开帷幕 闽地名人作品集中展出
- [ 09-22]厦门又有200个新地名了 背后藏着不少故事
- [ 07-22]厦门同安三座桥将重新命名 为了更好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 [ 07-01]讨小海为厦门打上烙印 美食地名俚语等都与其有关
- [ 02-11]厦门地名带“猴”字仅两处 猴厝已不在猴石景观多
- [ 02-02]厦门已有12枚猴年纪念邮戳 海沧"猴屿"被选为生肖地名
- [ 01-26]两岸四地名家百余件艺术精品在厦门集体亮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