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昨天下午,一场横跨三十年的思想碰撞,以“文学变脸了吗——从诺贝尔文学奖说起”为主题,在厦门大学举行。这场被冠以“鼓浪高峰论坛”之名的文学对话,重启了关于文学的讨论与自由的想象。
参加论坛的有文坛大腕朱水涌、南帆、李以建、张陵、周可、邹振东、郭爽等人。
近十个作家与莫言水平相当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持人,厦大传播学院邹振东教授首先抛出了“在中国你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这一话题。
著名作家郭爽说,欧洲对中国文学的了解是一片沙漠,很多欧洲人不懂中国文学在做什么。
这一看法得到了金庸研究专家李以建的肯定,他认为,中国的作品很少走出国外,莫言为什么会得奖,因为他的作品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中国目前大概有8到10个作家是跟莫言同一水平的。”福建省社科院院长南帆也同意李以建的观点,他觉得,很多文学的表达只能用中文,若转换成其他语言,也许就少了点意思。
邹振东打趣道:“这么看来,中国文学能否得诺奖,不是中文系的事,而是外文系的事了。”话落,会场掌声笑声一片。
作家是否成功,不看挣钱多少
唐家三少作为文学创作者当中的富豪,也成为论坛的一个讨论话题。“作家往往嘴上说不爱钱,其实心里最喜欢钱。”邹振东认为,作家有了钱以后会不会改变对创作初衷的那份真心和热忱是最重要的。
著名文学评论家张陵表示,目前中国国内的文学产值只有1000个亿,而作家其实跟工匠一样,靠创作劳动挣钱,但大部分作家还是比较穷,“唐家三少成为富豪,他的文学作品被认可是一方面,另外带给他更多财富的增值部分其实并不属于文学范畴”。
李以建则认为,文学创作是很“贵族”的东西,挣钱多少不能评判一个作家是否成功,当然他希望很多作家不要再受穷。
中文系存在,就是保护中国语言
就大学中文系存在的价值这个问题,各位嘉宾有了一致性的观点:中文系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中国语言。
郭爽表示,在中文系学习到文学,文学是一切的基础,同时文学也让自己心中的小宇宙有了基础。
邹振东教授认为,中文系可能是最远离世风的专业,也是最容易长情的专业。“文学是要随着不同年代和生活变脸的。”厦大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说道。
相关新闻
厦大成立厦门校友会中文分会
昨天,厦大专门举行了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中文分会的成立仪式。厦大1978级中文系校友赵元伟任厦大厦门校友会中文分会首届会长,1977级中文校友刘生福等12人任副会长。1988级中文系校友杨敬亭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91级中文系校友郑国杨等5人任副秘书长。
分管厦大校友工作的副校长詹心丽说,厦门校友会中文分会将成为中文人的精神家园,通过这个平台,也能更好地联络中文系友,并服务系友、服务母校、服务厦门。
会上还举行了“鼓浪励学金”的首颁仪式,詹心丽说,在全校各类的励学金捐赠中,中文系鼓浪励学金的捐赠率是最高的,超过80%。其中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校友具备怎样的经济实力,而在于他们对母校的一份情怀,一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