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无痕)去年以来,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探索推进市区级巡察工作。2016年6月1日正式启动,已完成三轮对6个单位的驻点巡察,共发现违反“六项纪律”问题127个,党纪政纪立案23人,劳动纪律处理8人,列入问题线索跟踪督办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的资金金额达6829万元、闲置公房19542平方米,责成补缴党费775.95万元,移交了一批问题线索。
积极探索实践 打牢组织基础
市委、市纪委高度重视巡察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先后三次主持专题会议,听取巡察综合情况汇报,研究巡察机构编制等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孙明忠专程向省委、省纪委领导汇报探索开展巡察工作的情况。在组织架构方面,厦门成立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为副组长,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参加的市委巡视工作联络组暨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巡视联络工作和开展巡察工作。在全市行政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按“一办三组”模式,核定行政编制12名,同时下达市辖六个区共11个行政编制专项用于巡察工作。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等单位抽调19名精干人员作为巡察办骨干,建立了94人的巡察工作专业人才库并集中培训,作为巡察力量的必要补充和储备。
与此同时,先后制定出台市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规范流程》、《节点任务安排》、《内部管理规范》等制度,明确职责、程序、纪律等,坚持集体办公、组务会集体讨论、要情及时专报等工作机制,确保巡察工作规范有序运作。
着力发现问题 形成有力震慑
市委巡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督重点。注意把上级巡视未覆盖的市直机关、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纳入巡察重点,除盯住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以外,还把审批部门、执法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国有企业管工程管经营的中层干部纳入监督范围。
巡察办加强与纪委、组织、政法、审计等有关单位的沟通协作,注重基础信息采集,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巡察组重点围绕近年来省纪委信访查报件、省委巡视组移交问题整改情况、重点检控类初信初访件,一一延伸了解,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同时采取“普遍谈了解情况、重点谈锁定情况、反复谈取得实证”的方式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
巡察机构特别重视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参与监督,群众信访举报件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第二、三轮的巡察中,群众信访举报件达到第一轮的5倍-6倍,成为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注重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如通过调阅公务车辆行驶轨迹,发现并移送查处了24人公车私用的问题;通过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个别谈话,发现11人报告不实的问题;通过受理信访、查阅账目和延伸了解,已移送立案处理7人违反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的问题。
坚持边巡边改 提升巡察实效
按照市委“五人小组”会议关于“通过巡察整改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对整改不力的,督促限期整改,特别典型的,严肃问责”的要求,严格督促被巡察单位着力抓紧抓实问题整改。巡察办积极协调对巡察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快查快处,督促即知即改;对规章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督促改进落实;对涉嫌违纪的问题,提请市纪委和组织部门及时核查处理。巡察办、巡察组指定专人负责登记、移交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类建立台账,督促被巡察单位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对账销号、逐项落实。及时运用成果强化震慑。采取“短平快”节奏,直奔问题、深挖细查。比如巡察组在进驻某国有企业一周内,就查实该企业3名班子成员公车私用问题并移送进行党纪政纪立案,对该单位纪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在国企领域引起强烈震动,纷纷就有关问题自查自纠。
巡察办及时对三轮巡察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查摆问题根源,向市委和被巡察单位提出有关意见建议,推动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强化监管防控,努力扩大成果转化,从制度、机制、管理层面堵塞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