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使命与担当 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2016-12-26 07:52:23江曙曜 张小燕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们还有更高远的目标,要共同努力,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繁荣。

——摘自习近平同志2010年在厦门考察时的讲话

35年来,厦门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记者王火炎航拍器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江曙曜 张小燕)东海之滨蓝湛湛的天空下,这座被誉为“大厦之门”的花园城市,氤氲着明亮、祥和的气韵,升腾着昂然、勃发的生机。冬日暖阳,极目远眺,山翠海阔,岛内岛外,如若一幅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铺展在全球视野下的风云际会中。

这里就是厦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赋予了她浪遏飞舟、抒展豪情的历史机缘;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造就了她搏击风云、永不言弃的城市精神。

敢想,敢闯,敢先,敢为。

35年的逐梦之路,风雨兼程。厦门经济特区放飞思想,挣脱束缚,勇扛改革开放大旗;

35年的砥砺前行,步履铿锵。厦门经济特区牢记使命,打破樊篱,争当市场经济先锋。

广大特区建设者以海洋的胸怀吸纳着世界的风起潮涌,唱响了新时代激越澎湃的“天歌”,让厦门从南闽大地的一个“弹丸之城”成长为一座国际先锋城市,折射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芒。

厦门张臂拥抱世界,世界大步走向厦门。

就在今年的10月16日,印度果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于2017年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并于9月在厦门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盛世盛会,全球瞩目。厦门进一步叩响世界大门,让世界倾听厦门的声音。喜讯传到五老峰下、鹭江两岸,致力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厦门经济特区干部群众倍感欢欣、倍受鼓舞、倍觉肩重。

这是世界对厦门的关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厦门的信任与肯定。

厦门经济特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创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持续改革开放,以敢闯先行的时代使命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率先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自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行动的指南,强化创新驱动,推进跨岛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密切两岸交流,创建文明城市,以一次次“厦门第一”和一个个“厦门模式”,谱写了共和国改革开放恢弘史诗的一串亮彩音符。

沐浴着世纪暖风,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飞跃。3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2倍,年均递增16.4%;财政总收入增长545倍,年均递增20.4%;城市建成区扩大了7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已经步入了由中等收入向中等发达水平迈进的崭新阶段。

回望昨天,沧海桑田;展望未来,花团锦簇。厦门经济特区35年的建设发展历程雄辩地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开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央、省、市在经济特区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所指引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厦门经济特区无愧时代重托,交出一份出色的答案,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缩影和成功范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时代给予了厦门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和壮美前行的新起点。厦门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发展的设想和要求,朝着“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繁荣”的高远目标,体现智慧和担当,挥洒辛勤和汗水,展现勇毅和坚韧,实现光荣和梦想。

新蓝图,昭示着美好前景;新使命,激发着奋进力量。在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的新征程上,厦门正奋力前行,努力推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海阔风清一帆顺,破浪疾行正当时。

敢为人先

使命在前

历史的机缘把厦门带进了飞速发展的年代。

全球经济快速走向一体化,产业转移风生水起,面对开放的世界,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汹涌激荡,历史转折点上的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把手指指向了地图上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提出兴办经济特区。

厦门站立潮头唱大风,拉开了“走进春天”的帷幕——建立经济特区,结束了这座全封闭的“海防前哨”的昨天。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15日,平整厂房用地的一声炮响,和着广大建设者发出炽热滚烫的时代强音,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云天。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更快些。”1984年2月,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亲临厦门考察,题写下了殷切的期望。几天的走走、看看、听听、想想,邓小平对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走向做出拍板:一是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从湖里扩大到厦门全岛和鼓浪屿全岛;二是明确提出“厦门经济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肩负着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殷殷嘱托,厦门经济特区发挥改革“试验田”和开放“窗口”的作用,积极有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探路,率先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实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国企改革、开放市场、社会治理等领域走出新路子。厦门经济特区还发挥特殊的区位优势,率先启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在三通直航、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金融合作、基层政党交流等方面屡创先行先试之举,有效发挥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作用。

这是一个洋溢着光荣与梦想的时代。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建设者,至今引以为荣,毕生难忘对外开放初期的峥嵘岁月。

厦门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的第一站。在厦门工作的近三年时间,他直接参与领导和主抓了经济特区建设初期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他直接领导制定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厦门发展擘画了十分科学而前瞻的战略宏图,始终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注重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清晰的路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35年来,厦门改革开放的路径、体系不断完善,思路、举措落地生根,有力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白手起家,在全国率先向科威特政府“借钱”2100万美元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开创了举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先例;招商困难,厦门率先提出并实践“以港引侨、以侨引侨、以港侨引台、以台引台”的招商引资多元化格局;缺乏资金,率先逐步建立健全经济特区金融体系,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总部设在厦门的中外合资的国际银行;没有先例,率先探索建立了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培育形成了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凭借优势,率先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特区外贸体系。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厦门市委、市政府清楚地意识到,经济特区需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厦门不仅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而且主动适应和引领对外贸易新常态,有序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如今,除了吸引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厦投资兴业,厦门“走出去”对外投资也分布在67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与此同时,厦门货物贸易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厦门制造”已销往222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版图的重塑,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对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如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如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是特区人必须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进入新时期指明了方向,树立了目标,找到了路径。

牢记使命,体现担当。厦门市委、市政府保持战略定力,以实现中国梦为引领,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率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探索新路子。

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在经济特区发祥地湖里揭牌成立,吹响了新起点、新作为的进军号,厦门再次站在中国对外开放最前沿。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自贸试验区不是政策优势的洼地,而是求新敢为的高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前沿风口。厦门片区传承先行精神,展现先试勇气,自觉担负起为全国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创新经验的历史使命。

全国自贸试验区首条中欧班列从这里开出,形成一条跨越海峡、横贯亚欧大陆的物流新通道;

全球一站式重要航空维修基地正在这里崛起,为服务国产大飞机战略提供了有效平台;

全国首个也是唯一建立在自贸试验区、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挂牌运营,互联网场景下的两岸商贸合作有了更完整的电商通路。

厦门自贸片区短短时间出台了上百项创新举措,其中33项率先推行,为全国首创。极大激发市场活力,挂牌以来片区累计新增企业2万多家、注册资本3600多亿元,聚集形成了国际贸易、航空维修、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创新创业、文化旅游、高端制造等七大功能性产业,成为厦门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推动器与发动机。

目前,厦门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要以自贸片区建设为抓手,围绕建设“三区一堡”,即融开放与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改革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职能再造区、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的目标定位,把厦门进一步打造成为对内对外双向辐射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

察势者智,驭势者强。

蹄疾步稳

使命促行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居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今年“九八”期间,台商投资企业佳格葵花籽油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投资1.5亿美元,预计2017年一季度投产,年产20万吨,产值7亿美元。这个项目的落地就得益于自贸片区实施外商台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允许外商台商独资食用油脂加工,突破控股限制。

“只要符合要求,一元钱就可以注册企业。”2014年,厦门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极大地降低了创业门槛、释放了创新需求。厦门两年共新增商事主体14.84万户,各种新型企业业态雨后春笋般显现成长。

自贸片区内实施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以及商事登记制度,就是厦门特区进入发展新时期在机制体制的创新举措。

历史不乏远见,探索直需前行。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指示,厦门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要全面总结推广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深化各项改革,以更宽视野扩大对外开放,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5年来,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不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首创、标杆意义的“厦门蓝本”。

1986年11月10日,厦门叉车总厂在内部发行股票,这家国有企业的一次“试水”使得厦门成为最早进行企业股份制探索的城市之一。

厦门“古龙”罐头驰名海内外,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厦禾路上的一次“出走”。1993年7月1日,一声巨大的爆破声在厦禾路上响起,打响了厦禾路拓宽工程的第一炮,也拉开了厦门旧城改造的序幕。在改造过程中,厦门出台了一条政策——工厂用地有偿出让之所得,大部分返回工厂,用于工厂的搬迁和改造。易地改造实施后,厦门造船厂、厦门叉车总厂、厦门罐头厂、厦门感光厂、厦门锻压厂等许多老厂脱胎换骨,迈上了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道路。

厦禾路旧城改造中,厦门开创性地提出“以地养路,以地养城”运行新模式。现在看来,这种模式似乎并不出奇,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按照“共享发展”的理念,作出这样的决定,不仅需要科学冷静的头脑,更需要巨大勇气和魄力。

发展依靠人民,成果人民共享。 2006年5月31日,随着厦门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林居住区和观音山公寓的正式动工,拉开了厦门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的序幕。国家建设部高度评价:“厦门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破解了一个难题,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经验。”

通过不断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保障性住房的“厦门蓝本”基本实现了低保家庭的“应保尽保”,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截至2016年11月,全市共受理各类保障性住房申请57266户,实际配租配售36828户(含少量期房)。如今,考虑到面对日益高企的房价,许多来厦创新创业的“新市民”,难免望“房”兴叹,厦门又于今年推出面向“夹心层”及稳定就业新市民等更广泛群体的公共租赁住房,为来厦创新创业人才“稳定军心”。

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海沧大屏山公园内便游人如织。人们多不知道,这里几年前曾经要规划建设一座星级酒店。然而,在厦门率先全国推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上,这块项目用地却与生态控制线产生了矛盾。经过协商,酒店项目被取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应作了调整,这才有了如今一个完整的大屏山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厦门“多规合一”最大亮点,还在于通过“一张蓝图”推进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实现了一个窗口统一收件,各审批部门网上并联协同审批,审批信息实时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多规合一”的项目审批和生成平台已经涵盖了110个部门,并出台了全国首部“多规合一”法规。许多城市规划专家一致认为,厦门“多规合一”工作在做的,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终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紧紧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和厦门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改革,机制体制创新打出“组合拳”——厦门自贸片区进一步放宽行政审批,大大提升国际通关及办事效率,不仅为国内企业向外发展,还为国外企业落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厦门对标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科学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指标体系,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先期启动25项任务,在开办企业、纳税、诚信体系建设、获得信贷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厦门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牢牢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续持的方向发展。

好的经济结构正在显现。2016年1-11月,厦门三次产业结构为0.7:41.4:57.9,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三分之二。

新的发展动能正在积蓄。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平板显示、旅游会展、金融服务三条产业链群产值(收入)均突破千亿。

一个城市的精神,往往凝注于城市发展的脉络中。35年来,厦门作为全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不断闯关探路,以创新促改革,以文明促发展,着力破解妨碍发展的思想束缚和机制体制障碍,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趁势而为,更大作为。

五大发展

使命必达

曾经,“东方迈阿密”代言这座滨海城市的美丽风情;如今,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重要口岸的厦门,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经国务院批准,厦门成为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的第四个国际性航运中心。

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赋予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新使命。

千百年前,闽海帆阵踏出海上丝绸之路;今天,中欧(厦门)班列疾驰21世纪丝绸之路。每个周四、周日,满载着“福建造”“台湾造”产品的国际货运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向欧洲进发。ABB、戴尔、冠捷科技等公司的产品已成为这条专列的常客。

对贸易企业来说,中欧班列是一条黄金物流大通道;对厦门这座城市来说,中欧班列则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一带一路”于此无缝衔接,它跨越海峡,横贯亚欧大陆,拓展厦门的经济腹地,全程1万多公里,运时15天,较传统海运节省20-25天,较空运节省运费80%,打通中欧经济大动脉,密切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经济合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干实效,是特区人肩上的一种担当。

35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厦门经济特区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抓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基本标准,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广大干部放开手脚、创造性开展工作。

组建全国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开办第一家地方性的职业大学;成功建设象屿保税区、海沧保税港区直至厦门自贸片区。此外,厦门还在全国最早进行政企分开试点,最早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最早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首创保障房建设管理制度并立法,率先实现全民医保。一个个“厦门模式”、“创新样本”,被国家有关部门推广,在许多地方复制。

争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和“五大发展”示范市。经历了台风“莫兰蒂”重创的厦门经济特区,干部群众的家国情怀和家园意识更加浓厚,一种众志成城、一往无前的精神得到弘扬,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共识深入人心。厦门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路上持续发力,不断创新。立足对台金融特色鲜明、金融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等优势,通过推进两岸银行货币合作平台建设,打造两岸资本市场、保险业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全力建设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不仅如此,厦门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国企发展混合经济的指导意见已经“在路上”。建发集团昌富利(香港)贸易有限公司和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两个项目,被确定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

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厦门发展新动力。对石化、电子、机械这些“老三件”加快转型改造,要么转移,要么升级。厦门明确以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今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巨头台湾联电在厦投资建设的联芯(厦门)举行开业典礼;法拉新型能源用电容器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天马TFT平板显示二期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开发晶超高亮度蓝光LED外延片产业项目设备调试完成并已投产……厦门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增效。显然,产业高端化发展已经成为厦门产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开放发展,一座现代港口城市与世界的沟通连接立体成网。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上空,一架架波音、空客继直飞阿姆斯特丹、首尔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之后,今年开始直飞温哥华、西雅图,厦门机场航线、港口航线遍布港澳、东南亚、日韩、欧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4月,地铁1号线全面开工建设,厦门迈向“轨道交通时代”,它将成为厦门跨岛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开启厦门“协调发展”的新征程。

正在建设中的厦门轨道交通,总投资额超千亿元,2017年,轨道1号线将开通运营。到“十三五”末,力争1、2、3号线和4号线厦门北站至翔安机场段建成通车,实现三个方向的跨岛发展,集美新城、海沧新城、翔安南部新城、环东海域新城、马銮湾新城又将成为厦门一个个靓丽的“新客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建设发展中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谋划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已经成为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12月15日,《厦门市生态控制线管理实施规定》正式施行,“生态红线”把厦门的青山绿水揽在怀中,撑起了一把绿色保护伞。如今,城市绿化景观重建提升、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结合灾后城市建设管理再提升工作,厦门全面展开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双修”工作,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夯基筑台,不断迸发活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看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厦门经济特区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始终从“关键小事”入手暖民心,给市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今年71岁的黄赐福老人家住海沧,他患上右上肺鳞癌到海沧医院手术化疗康复后,还有其他慢性病。厦门推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后,他和老伴第一时间就去签约,现在他需要就诊就打电话给李医生。“社区医生水平高,服务好,看病方便又省钱。”黄赐福说。截至今年11月,厦门签约的高血压居民就有10万多人;签约糖尿病人有4.5万人左右。据测算,签约慢性病人每人每年可节省挂号诊疗费828元。到2020年,厦门有望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每位市民都有望拥有“家庭健康管家”,这正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内涵。

35年来,厦门经济特区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毋庸讳言,也存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岛内外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压力趋紧等问题。

前路虽艰,初心不忘。在厦门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有着同心协力的力量,有着挑战困难的决心,有着圆梦中国的坚定信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再过几天,2017年的朝阳即将照亮厦门,我们将迎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将迎来金砖厦门会晤的隆重举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三十五年,厦门经济特区开拓进取的峥嵘岁月波澜壮阔;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喷薄欲现。

击楫勇进在中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厦门经济特区坚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再展凌云之志,向着“五大发展”示范市,昂首迈进,勇往直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