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 余健平/文 沈威/图)如火如荼的跨境电商进口热潮中,厦门业者也在积极奔跑中,不过,与杭州、深圳、宁波等跨境电商热门城市相比,厦门却落在了后面,失去了第一梯队的位置。
近日,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不少厦门跨境电商坦言,虽然厦门有优越的口岸通关环境、丰富的传统外贸资源等优势,但由于厦门长期缺席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列,所以无法进行占主流模式的保税备货模式;而海外直邮模式姗姗落地后,尚在磨合测试阶段,还没发挥出真正威力;此外,厦门跨境电商缺乏本土“带头大哥”,也还没吸引到其他大平台的入驻,产业氛围和土壤比较薄弱。
遗憾 缺席试点城市 错失发展先机
“一直未能进入试点城市之列,这确实是厦门跨境电商最大的遗憾。”厦门多位跨境电商从业者坦言,因为不是试点,所有很多政策无法实行,或者政策实施滞后,这对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来说,无疑是相当不利的。
据了解,国家从2013年开始开展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目前试点城市在全国已增加到10个,包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广州、深圳、郑州、宁波、福州、平潭等。这些试点城市被赋予了相关政策便利,开展先行先试,跨境电商获得了发展先机。
集合了优越的口岸通关环境、丰富的传统外贸资源等优势,而且跨境电商产业也风生水起的厦门,为什么迟迟未能进入试点城市之列?
导报记者获悉,在争取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上,其实厦门上下也铆足了劲,但最终没能如愿,个中原因一言难尽。“从当前情况看,厦门跨境电商没有特别突出的东西,很难把政策资源放到厦门来。”在近日厦门举行的2017年电子商务趋势解析会上,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鸣涛认为,厦门在相关试点城市、示范园区方面的申报方案上并不是很突出。
他认为,厦门发展电商有一定的基础,在对台方面也有优势,在垂直细分领域一批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商平台,但并没有出现具备全国影响力的企业,产业规模集聚和影响力还比较弱。在他看来,作为对台窗口的厦门缺席试点城市,确实是种很大的损失。
无奈 本地无法保税 只能转战异地
做跨境电商的李先生人在厦门,主要的运营团队也在厦门,但他还得时常关注浙江宁波的状况,因为他们公司货品的通关和物流都要从宁波口岸走,并从那里的保税仓发往全国。
“厦门现在还无法设立保税仓,只能走试点城市,企业也要注册在当地。”李先生坦言,无法直接在厦门口岸保税备货,是作为非试点城市厦门从事跨境电商的一大软肋。
导报记者了解到,保税备货模式是目前进口跨境电商的最主流模式。有数据显示,2015年,该模式占跨境电商平台份额达77.5%。
所谓保税备货模式,就是跨境电商企业将从海外批量采购的商品提前放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内的消费者一旦下了订单,商家就可以将已在境内的海外产品快递到客户家中。“保税备货模式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厦门业内人士表示,在该模式下,国内消费者可以在几天内收到跨国货品,有时甚至只需一两天。
从成本上看,保税仓模式砍掉诸多中间环节,物流成本较低,价格更实惠。据业内测算,保税仓的成本能比海外直邮便宜15元/单左右。
而且,在保税模式下,进口商家对货品具备更强的掌控力,在营销模式上可进行多样化尝试,比如主打低价爆款、规模化运作等。
厦门业内人士表示,无法保税备货,不仅造成厦门本土跨境电商企业流失,也难以吸引其他区域的跨境电商特别是大平台的进驻。
保税模式带来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以天津为例,2015年底获批成为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后,该市保税区的跨境商品物流比过去效率提高1倍以上,今年双十一跨境电商出单量比过去提高了3倍。
忐忑 发力直邮求突破 刚起步还需磨合
“厦门非试点城市的身份短期内不会改变,我们要接受现实,寻找其他突破口。”厦门跨境联盟副总经理郑伟凡表示,在进口跨境电商中,除了一般贸易和保税模式,还有一种受业内追捧的是直邮模式,这也是厦门业者可以奋起直追的突破口。
今年4月8日,进口跨境电商开始实行税收等新政后,保税模式受限且成本大幅增加,这也给了在其他方面有优势的非试点城市厦门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海外直邮将是我们今后发力的领域,也是目前比较受客户欢迎的模式。”厦门汉连供应链总经理陈毅通表示,直邮一般都是走空运,时效性高,也符合消费者碎片化购物的习惯,企业在组织货源时的风险也更小。而且直接从国外发货,保真性也更强。
10月28日,厦门口岸正式启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并完成了第一单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的货物通关程序。这也标志着厦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即“三单比对”通道正式打通。“厦门及周边市民的海淘商品可直接在厦门口岸清关,企业能节约30%左右的物流成本。”对于厦门跨境电商业者来说,这虽然是一份迟到的红利,但无疑是个值得振奋和期待的利好消息。
不过,导报记者获悉,厦门的直邮通关系统虽然已经正式启动,但目前使用的是地方版,尚未正式与海关总署版本对接,仍处于测试磨合阶段,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常态化运营,所以还没办法真正发力。
业内人士表示,海外直邮并非一件易事,中间涉及到海外仓储、收件打包、跨国运输、海关清关、国内配送等多个环节,没有极强的把控力,就很难产生时效和价格等方面的优势。
薄弱 没有“带头大哥”产业氛围偏弱
“数量多,但体量偏小,厦门跨境电商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厦门智嬴联合电商公司总经理戴晓敏到深圳等地考察看到,这些城市中,年经营额数十亿元的跨境电商企业不在少数,而厦门,体量上亿元就算是业界佼佼者,尚缺乏具有影响力和带动性强的标杆企业。
据了解,厦门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但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而且是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自建平台不多,盈利模式单一而被动,在产业链中处于下游。
本土跨境电商企业还没有长出“参天大树”,其他大平台落地厦门的意愿也不高,像天猫国际、京东、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的主要平台,均还没有在厦门设立站点。此外,大型支付平台的缺位,也让厦门跨境电商产业链少了完整性。“没有大平台依托,没有支付服务支撑,卖家自然不会在厦门聚集或落地生根。”跨境网CEO吴福忠认为,因为目前跨境电商通关需“三单比对”,即支付企业支付单、物流企业物流单、电商企业订单,而这些在厦门没法顺利对接,产业氛围自然难以聚合。
对台是厦门的一大优势,厦门也在国内率先开启了台海快件模式。“这方面的确有很多机会,但现在走跨境电商的量并不多,还需要业界去挖掘。”有业者坦言,台湾有大量的特色食品和农产品,但这些物品更习惯于走大宗贸易或者“小三通”等其他路径,跨境电商的通路和从业人员还没有形成规模。
记者手记
落后了 更要积极奔跑
落后了,而且距离不一般,这是厦门跨境电商业者切身的感受。骨感的现实有不可控的因素,比如非试点城市等政策缺位;也有可以改进的因子,比如口岸与物流链的协同,通关设施的投入、产业的抱团等等。
有业者坦言,别看每个环节只比别人弱一点,层层叠加的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层面,厦门上上下下都在为厦门跨境电商产业的前行而探索和努力。
后来居上,进入国内跨境电商第一梯队,需要业者保持奋起直追的姿势。那么,厦门跨境电商产业有哪些突破口?导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