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厦门跨境电商“保税”做不了“直邮”又才刚起步

2016-12-25 10:11:01张顺和 余健平 沈威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郑王恺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2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 余健平/文 沈威/图)如火如荼的跨境电商进口热潮中,厦门业者也在积极奔跑中,不过,与杭州、深圳、宁波等跨境电商热门城市相比,厦门却落在了后面,失去了第一梯队的位置。

近日,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不少厦门跨境电商坦言,虽然厦门有优越的口岸通关环境、丰富的传统外贸资源等优势,但由于厦门长期缺席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列,所以无法进行占主流模式的保税备货模式;而海外直邮模式姗姗落地后,尚在磨合测试阶段,还没发挥出真正威力;此外,厦门跨境电商缺乏本土“带头大哥”,也还没吸引到其他大平台的入驻,产业氛围和土壤比较薄弱。

遗憾 缺席试点城市 错失发展先机

“一直未能进入试点城市之列,这确实是厦门跨境电商最大的遗憾。”厦门多位跨境电商从业者坦言,因为不是试点,所有很多政策无法实行,或者政策实施滞后,这对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来说,无疑是相当不利的。

据了解,国家从2013年开始开展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目前试点城市在全国已增加到10个,包括上海、天津、重庆、杭州、广州、深圳、郑州、宁波、福州、平潭等。这些试点城市被赋予了相关政策便利,开展先行先试,跨境电商获得了发展先机。

集合了优越的口岸通关环境、丰富的传统外贸资源等优势,而且跨境电商产业也风生水起的厦门,为什么迟迟未能进入试点城市之列?

导报记者获悉,在争取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上,其实厦门上下也铆足了劲,但最终没能如愿,个中原因一言难尽。“从当前情况看,厦门跨境电商没有特别突出的东西,很难把政策资源放到厦门来。”在近日厦门举行的2017年电子商务趋势解析会上,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鸣涛认为,厦门在相关试点城市、示范园区方面的申报方案上并不是很突出。

他认为,厦门发展电商有一定的基础,在对台方面也有优势,在垂直细分领域一批有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商平台,但并没有出现具备全国影响力的企业,产业规模集聚和影响力还比较弱。在他看来,作为对台窗口的厦门缺席试点城市,确实是种很大的损失。

无奈 本地无法保税 只能转战异地

做跨境电商的李先生人在厦门,主要的运营团队也在厦门,但他还得时常关注浙江宁波的状况,因为他们公司货品的通关和物流都要从宁波口岸走,并从那里的保税仓发往全国。

“厦门现在还无法设立保税仓,只能走试点城市,企业也要注册在当地。”李先生坦言,无法直接在厦门口岸保税备货,是作为非试点城市厦门从事跨境电商的一大软肋。

导报记者了解到,保税备货模式是目前进口跨境电商的最主流模式。有数据显示,2015年,该模式占跨境电商平台份额达77.5%。

所谓保税备货模式,就是跨境电商企业将从海外批量采购的商品提前放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内的消费者一旦下了订单,商家就可以将已在境内的海外产品快递到客户家中。“保税备货模式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厦门业内人士表示,在该模式下,国内消费者可以在几天内收到跨国货品,有时甚至只需一两天。

从成本上看,保税仓模式砍掉诸多中间环节,物流成本较低,价格更实惠。据业内测算,保税仓的成本能比海外直邮便宜15元/单左右。

而且,在保税模式下,进口商家对货品具备更强的掌控力,在营销模式上可进行多样化尝试,比如主打低价爆款、规模化运作等。

厦门业内人士表示,无法保税备货,不仅造成厦门本土跨境电商企业流失,也难以吸引其他区域的跨境电商特别是大平台的进驻。

保税模式带来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以天津为例,2015年底获批成为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后,该市保税区的跨境商品物流比过去效率提高1倍以上,今年双十一跨境电商出单量比过去提高了3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