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2016年还未走完,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却已提前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壮举”: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万家,总市值约3.87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础性资本市场。厦门新三板挂牌企业,也在这一年猛增至133家。
数量规模上的快速扩容,却是交易与融资低迷的窘境。过去的一年,政策红利若即若离,给人希望又让人急不可耐。
在这种不确定中,有人继续在憧憬中遐想着未来的爆发,有人却开始怀着疑虑敬而远之。这个承载着上万家中小企业“上市梦”的庞然大物,将带给挂牌企业和投资者一个怎样的未来,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蜂拥上市
不到一年新增5000家 数量跨越万家大关
12月19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定格在1万家,也就是说,新三板企业从5000家到1万家的跨越,只用了短短不到1年的时间。
不仅如此,目前已经拿到挂牌同意函但尚未正式挂牌的仍有229家,正在申报挂牌的还有1531家。市场人士预计,新三板市场规模在2017年可能达到15000家。
这一年,厦门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热情也在进一步释放。厦门证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厦门辖区新三板挂牌公司已经有133家,比2015年新增了79家,等于今年平均每个月都有7-8家厦企进入新三板。
其实,早在今年6月29日,厦门新三板企业就达到了100家,成为福建率先破百的区域。“不过,虽然挂牌企业数量井喷,但很多是去年就启动股改而存续下来的业务。其实,目前新增挂牌企业已有下降趋势。”已辅导近30家企业正式挂牌的中龙杭川集团董事长张振梅告诉导报记者,从9月份开始,管理层对新三板挂牌的监管已经趋严,特别是营收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挂牌难度加大。另一个浇灭中小企业挂牌热情的是,新三板长期陷于低迷的行情之中。
与数量规模上突飞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三板遭遇了开市以来最冷的“冬季”。就在迎来“万家灯火”之时,新三板成分指数却跌落至1167点,相比2015年4月7日最高点2134点,几乎“腰斩”。
行情不妙
企业融资不易 投资者赚钱也难
今年10月,厦门新三板企业房米网获得建发文创体育投资公司近5000万元战略投资。此前,该公司还得到源昌集团、火炬创投等3200万元投资。“融资后,有利于加快我们在文化演艺市场的布局。”房米网董事长黄建戎坦言。
获取更便捷的融资渠道,是大多数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最大期望之一。不过,能得到资本青睐并顺利融资的新三板企业并不算太多。导报记者接触的几家厦门新三板企业,虽有强烈的融资定增需求,但投资方要么不感兴趣,要么压价太狠,最终不得不放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1日,新三板完成定增23566起,总募资额1068.22亿元,共涉及2200多家企业。也就是说,2016年有将近八成的新三板企业没有融到资。
去年,各类新三板投资基金如火如荼,引来各路投资大军,特别是一些无法直接开户的中小投资者们也以购买基金的方式欲分一杯羹。但由于挂牌企业融资困难重重,原本抱着极大希望的投资者也开始打退堂鼓。“行情不好,退出不易,中小投资者耗不下去,不愿意继续投了。”一位私募基金发起人告诉导报记者。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4日,国内合计178只新三板私募基金中,仅有49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为正,实现正收益的为27.52%,也就是说不到三成的新三板私募基金获得正收益。而且,提前清盘的新三板私募基金有38只,仅有1只是正常清盘的。
当然,也有收益颇丰的投资者。
导报记者获悉,厦门卓诺投资旗下的“画龙点睛新三板定增”基金,收益为214.6%,成为今年以来新三板私募基金收益回报率冠军。
境遇不一
有的要转主板 有的却恐遭退市
“我们已经跟券商签约,明年适当的时候就会启动转板A股的动作。”一家厦门新三板创新层企业负责人向导报记者透露,从各种财务指标看,他们完全符合在A股上市的条件。
其实,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挂牌新三板只是个过渡,到A股上市的IPO梦仍在心中激荡,毕竟,那里有更为诱人的“诗和远方”。
今年,本被创新层选中的厦门新三板企业日懋园林婉拒晋升的机会,因为,该公司IPO已经通过了厦门证监局的辅导验收,正朝A股直奔而去。
近日,国务院在一份规划中特别提出“研究推出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向创业板转板试点”,也让业者更为自信地认为,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转板”路径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但更多的声音认为,因为新三板应该在制度安排下自成体系,比如,在创新层和基础层之外,再设置竞价层,实行与A股相同的交易模式。这样,优秀企业在新三板的境遇甚至会比在A股更好。
在一些企业摩拳擦掌奔“A”的同时,也有不少挂牌企业因迟迟无法融资、也无法交易,而视新三板为“鸡肋”,得过且过。
不过,这些僵尸股“混日子”的时光也不会太长了。今年10月,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退市机制有望在2017年正式推出,不符合挂牌条件的企业将大面积被清退。
信心仍存
政策红利预期不断 新三板有望再度爆发
市场虽然有点惨淡,但仍有不少企业和投资者们对新三板充满了期待,而给他们吃下定心丸的无疑是决策层频频释放出来的政策红利预期。
今年年中,新三板正式实施了分层制度,包括8家厦门企业在内的953家挂牌公司进入更优质的创新层;同时,宣布将启动私募机构做市试点,将做市商的范围从证券公司扩大到私募机构。但现实是,交易不活跃、流动性不强依然是新三板痼疾。
“最主要的障碍应该还是投资者门槛太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三板500万元证券资产的开户准入门槛,将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挡在了门外。
日前,证监会公布了新的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新规中,对新三板自然人投资者500万元的门槛口径由证券资产变更为金融资产等规定,被业内解读为新三板投资门槛有望在明年降低的信号。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12月13日,全国股转系统正式公布了首批10家参与做市业务试点的私募机构名单,标志着相关私募机构参与做市业务试点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相比于证券公司,私募机构的风格会更加激进,市场活跃度有望增加。”有厦门业者认为,随着试点的推进,今后将有更多的私募机构进入做市商之列,从而搅动新三板交易。
更多的政策红利正在期待之中。比如,2017年创新层将不再是简单的标志,配套的差异化管理、多元化交易制度有望出台;扩大投资者队伍多元化,允许公募基金和其它长期资金在新三板的投资;在现有交易制度当中引入竞价因素,在做市交易方式下配合推出盘后大宗交易。
有业内人士乐观地表示,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这个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节点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