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毽球队经常在各大公园活动。 网友“Royce”在踢毽球。 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邓宁)“倒踢金冠”、“天外飞仙”,毽球在“你来我往”中跳跃旋转,引发旁观者惊呼声不断。无论是上午7:00-9:00的白鹭洲公园,还是下午3:00-5:00的中山公园游乐场,只要您时不时来这些地方转转,就总能遇见这些毽球高手的身影。 他把身体的小毛病都踢没了 若是您也想过把瘾,那就动动筋骨一起来吧,毽球爱好者团队欢迎新成员加入。六年前,曾善荣开始在中山公园踢毽球。从最初的基本踢法到如今的“脚下生花”,提及自己一“毽”钟情的经历,这位毽球达人如数家珍。早些年,曾善荣身体不太好。上下楼梯喘气,时不时还会头晕、乏力。“自从与毽球结缘后,这些七七八八的小毛病都踢没了。”或许是身体上的改变造就了她对毽球的执着,数年来,曾善荣义务承担起了毽球团队的组织、纳新等公共事宜,被爱好者亲切地称呼为队长。 八年前,就有爱好者陆续在中山公园踢起毽球。紧接着,白鹭洲、金榜公园等公共场所也逐渐多了毽球爱好者的身影。渐成气候后,2014年,在曾善荣及大家的热心推动下,厦门市思明区毽球协会成立。目前,毽球运动在厦门市遍地开花。曾善荣说,活跃于金榜公园、仙岳山、狐尾山等各大公园的爱好者多达两三百名。2015年,公益类微信公众号“厦门毽球”应运而生。踢毽球上瘾的微信网友“Royce”介绍,“每年,我们不光要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比赛,还会去外地参加比赛。”热爱运动的“Royce”说,毽球的魅力在于它能够“绝处逢生”、“绝地反击”。 他把毽球踢到了新西兰 59岁的邓先生数年前举家移民新西兰。不过,他一年中有半数时光都待在厦门。踢了三年毽球的邓先生说,这是个眼、耳、手、脚并用的过程,最能锻炼灵活度和身体协调能力。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他都离不开毽球。“车里放着毽球,包里也有毽球。”住在新西兰时,毽球是邓先生必不可少的随身携带之物。只要遇到空地,他就会拿出来大显身手。“围观者看不过瘾,纷纷活动筋骨一起加入。”邓先生说,在新西兰时,毽球总是让自己大出风头。 在邓先生的带动下,他的家庭形成了一个毽球小团队。“不光老伴开始踢,儿子、女儿也会踢。”邓先生说,在华人圈里,毽球并不陌生。他有个愿望,那就是在新西兰也成立类似的毽球团队。 |
相关阅读:
- [ 12-05]残疾人研讨会在厦召开 运动康复提高特殊儿童活动能力
- [ 11-22]投资5.5亿元 厦门最大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启用
- [ 10-12]特房世界攀岩赛将在厦揭幕 百名高手角逐四项冠军
- [ 08-19]厦门一女子发明能打气的运动鞋:缓解脚汗脚气
- [ 08-06]“全民健身日”迎奥运 厦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
- [ 07-14]兼顾家庭与运动 试驾厦门中宝BMW2系旅行车
- [ 06-22]暑期将至当心孩子的眼镜片变厚 专家:多让孩子做户外运动
- [ 05-30]思明区首届“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启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